56.心腹病倒
上早朝,嘉靖皇帝在班丛中没有看到吏部尚书袁宗皋,心里不觉一震,知道袁爱卿自进京始,一直身体有恙欠康,近来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仅咳嗽,而且还不停地喘息,连行走就有些困难了。
嘉靖皇帝总算熬到早朝结束,一打听,袁大人真的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已经卧倒在床,不能动弹了。
袁宗皋,字仲德,湖广石首人。成化癸卯年,他与其弟袁宗夔一道同时考中举人,时乡人称赞曰“荆南二凤”。弘治三年,袁宗皋考中进士,入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任检讨。弘治七年随嘉靖之父朱祐杬到达安陆州兴王府任右长史。在兴国,他辅助兴王励精奉公,除弊惩奸,部属畏服,不敢强取民财,深得兴王赏识。弘治十年,兴献王奏请皇哥哥孝宗皇帝升他为通议大夫,授正三品。袁宗皋跟随嘉靖父子二人已经27载,可以说是赤胆忠心,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特别是在朝廷里,这袁宗皋是嘉靖皇帝唯一的心腹,在这大礼之争中,也是唯一的坚定支持者。
这日,天气阴沉,且有几分寒意。嘉靖皇帝由太监黄锦陪同去袁府看望袁爱卿,没有想到陆松和陆炳父子、太监张佐和进宫做太医的周文采、在锦衣卫任职的朱宸、骆安、王佐、陈寅等以前曾在安陆兴王府任过职的人全到齐了,他们见到嘉靖皇帝亲临驾到,赶紧伏地高呼:“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皇帝见到原兴王府旧人,如见到亲人,高兴地说:“免礼。快快平身!”
众人起身“唰”地立在一旁。
袁宗皋躺在病榻,见到嘉靖皇帝,想起身,却连连咳嗽,动弹不得。
嘉靖皇帝见状,走近连说:“袁阁老,勿起,勿起。”说着来到榻前亲热拉住了袁宗皋的一只手,见到枯瘦如柴的袁宗皋,又是问寒,又是问暖,还不停地责备太医没有尽力。
袁宗皋激动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用手帕捂着不断咳嗽的嘴巴,断断续续地说:“微臣——失礼,还请皇上——恕罪!”说着又咳嗽几声。与此同时,袁宗皋用力缩回被皇上握住的手,要皇上离远一点,老臣患的是肺痨也!还对身边的夫人和侍女示意,意思是为皇上看座。
老太医周文采听到皇帝所言,赶紧跪下赔罪道:“贱臣不才,罪该万死……。”
周文采原为兴王府良医所良医副,医技高明,曾在兴王朱祐杬的支持下,撰著了《医方选要》、《外科集验方》、《本草食品便览》、《本草考异》和《本草食品续编》五部医书。
嘉靖皇帝向周太医询问袁爱卿的病情,周文采起身说道:“袁大人患的是痨瘵,由痨虫侵入肺脏所致。贱臣禀皇上,须远观袁大人,此疾可传染呢,凡体质虚弱者,与病患近触久之,亦可染此疾,故此疾又称肺痨、传注、传尸、骨蒸诸名。”
黄锦搬来太师椅离袁大人病榻五尺远处,请嘉靖皇帝坐下。
周文采接着小声说:“袁大人已痨虫入肺脏,肺阴受损,清肃失职,肺气上逆,肺络失通,津液亏乏,阴虚火旺,中气不足,现已咳嗽连联,胸痛,气短,喘息不止,时有咯血……,怕是凶多吉少……。”说着便用手揩泪。
嘉靖皇帝听后更是泪如泉涌,泪珠滚上脸颊,黄锦赶紧用手帕为皇上擦拭。皇上哭泣着说:“为何如此?为何如此……。”在这大礼之争中,正是需要支持者的时候,唯一的支持者却病得如此之重!
看到皇上悲伤,袁宗皋赶紧转了一个话题,吃力地一字一字说:“禀——皇上,微臣——昨夜——梦到——安陆州,见到王爷了矣……。”说着不停地咳嗽,欲吐痰,用手帕捂住嘴巴,再一咳嗽,打开手帕一看,吐出的全是鲜血,他赶紧将手帕折叠,放到床头。
众人也说,梦里常在安陆,真怀念在安陆的日子啊!
嘉靖皇帝看了看众人,也深有感触地说:“看到众爱卿,朕就想到了安陆兴王府,离开安陆近一月了,朕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安陆,想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更想念母妃,唉,现不知她老人家已行至何地了。”说着又伤感起来,众人听后更甚感同情,却又不知如何安慰嘉靖皇帝。
见众人沉闷,嘉靖皇帝又说:“有了机会,到时朕一定携众爱卿回安陆,说什么也得回去看看。说心里话,安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钟聚祥瑞,是一个好地方,历史上出现过莫愁女、宋玉等,记得袁爱卿有一首叫《莫愁古渡》的诗,不知众卿尚记得否?‘如何一歌女,名远数千秋。多少英雄士,冥冥一土丘。’”说到“多少英雄士,冥冥一土丘”时,不禁又担心袁宗皋的身体来。
袁宗皋听后,断断续续有气没力地说:“皇上……还记得……微臣一首小诗,皇恩……浩荡,……不胜感激!微臣……尚有一请求,微臣恐怕……在阳世的时日不……多矣,等微臣……百年之后,能让……微臣……叶落归根,魂回故里……湖广石首,入土……为安……。”
少年皇帝连连点头,悲痛不已,连说:“朕知道,朕知道,到时一定顺爱卿之愿。”
没想到,袁宗皋看出了皇帝的心事,吃力地说:“如今皇上……实属不易,所有朝臣皆向着首辅杨大人、礼部尚书毛大人等,议大礼,皇上是寡不抵众,微臣欲为皇上尽微薄之力,可这疾患,身不由已……,微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少年皇帝安慰道:“爱卿安心养疾,尽快安康,走下病榻,便是帮朕啊!”
这袁宗皋和少年皇帝聊了一会,精神振奋,开始时还咳嗽不已,这会儿咳嗽明显减少,说话虽然仍然气力不足,但比前一会儿连贯多了。袁宗皋说:“安康?微臣从未奢望过。对于大礼之事,以微臣之愚见,用一个‘拖’应对之,不管朝臣们用如何手段,以何种理由,不要理睬之,均以‘拖’了之。拖得越久,时间越长,越对皇上有利……。”
嘉靖皇帝说:“他们三天两头上奏折,一个接一个,像走马灯似的,如何拖之?”
袁宗皋说:“他们急,皇上不能急,他们越急,皇上越要稳如泰山……。还有,朝廷文臣皆支持首辅杨大人,据微臣所知,还有武官尚未参与其中,皇上要将武官皆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您就可以大胆地与杨大人他们据理力争了。皇上,武将的作用不可小觑啊……。”
少年皇帝点头认可。
袁宗皋像是在交待后事,看看朱宸、骆安、陆松、王佐、陈寅等人,又说:“锦衣卫支持皇上应该没问题,还有一个人皇帝得千万不得忽视……。”
嘉靖皇帝问:“何人?”
袁宗皋说:“武定侯郭勋是也!武宗驾崩时,为防不测,就是郭大人的精锐兵卒守卫着京城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