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
“皇上!”镇祭才拉着綦裳走了两步。应钟便进门来呈报:“皇上,清王觐见!”
镇祭喜悦的神情缓和下来,松开拉着綦裳的手,道:“宣。”
綦裳屈膝行一礼道:“皇上政务繁忙,奴妾不敢叨扰。”
镇祭点点头,道:“也好,你先回去吧。朕晚些时候再去挽云居。”
綦裳又言:“佟沁儿一案还请皇上示下。”
镇祭看一眼桌上的折子,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这几日就将你的折子下到刑部。”
綦裳又一屈膝,“奴妾告退。”
綦裳转身走出书房的门,与此同时,清祀进门。二人点头致意,擦肩而过,连一个眼神的交换都没有。綦裳的心思再无法做那一汪静水,只这擦肩的一瞬,早已涟漪动荡。
綦裳身形定在门外,挪不了半步。綦裳知道这不合礼制,屋内传来镇祭清祀二人谈话的声音。就一会,哪怕就这样听一会他的声音也好。
“皇上,新年一过貊彧就要回大睦国了。”是清祀的声音,“虽然我二国有签署盟约,但是,臣弟觉得,以貊彧的心智,我大睦不得不防。居安思危啊!”
镇祭像是想了片刻,道:“你所担心的事朕早就想到了。只是,貊彧回去争夺王位,他们自己伤个你死我活,我朝坐收渔翁固然是好。若不放他回去,坐王位的自有他人。大睦好战尽人皆知,若让他人坐得皇位,对我朝弊大于利,相对而言,让貊彧做皇帝自然是绝佳选择。我们助他夺得皇位,他答应永世修好。可是又不得不防他毁约。依你之见,我朝该如何应对?”
“臣弟认为,我朝应选择武将把守边关,谨防大睦有所动作。”
“朕也深以为然,只是,我大弥自创国以来,从来都是重文轻武的。我朝堪用武将不多,又多戍守海关,高句丽、毛人等国虎视眈眈,我朝中实是没人了。”镇祭轻叹一声。
“皇上,让臣弟前去吧。”綦裳听到“扑通”一声,该是清祀跪下去了。
綦裳的一颗心不禁揪了老高,“不要,不要答应他。”綦裳心里默默念叨。戍边乃极苦的差事,这还不算什么,倘若二国之间真有什么摩擦,清祀自然首当其冲,那么……
綦裳不敢再想下去,只是凝神细听。
镇祭似乎思索良久,道:“按制,亲王是不许掌兵权的。然而你是朕唯一的亲弟弟。朕自然不会疑心于你,而且朕还要依仗你,朕希望你不要辜负朕之重托。你去戍边带兵也好,能够锻炼锻炼。只是,朕已经在着手忙你的亲事了,你在成亲大典结束之后再去吧。他们之间的内斗有些时候呢,不急这一时半刻。你也不能刚成亲就冷落了新嫁娘。此事就这样办吧。”
綦裳觉得眼前一黑,腿一软就要倒下去。暮秋在綦裳身后赶紧扶住綦裳,用力一掐綦裳右手的虎口。綦裳吃痛顿时清醒过来。他同意了,他要走了。
“娘娘!”暮秋在綦裳耳边小声提醒道:“万万不可失仪!”
綦裳强打精神站稳,整整身上的衣服,说:“我们走吧。”
王,镇祭当政清和15年,朝廷于西市口斩杀数百人,连即将临盆的孕妇也未放过。只要与罪妇佟沁儿有半分联系的人统统被杀。
一时间,悲苦声哀号声响彻天地,人人自危。数月之后,斩台上的血迹也未褪去,数年之后,路人行至此地亦皆掩面而过。可见当时场面之残忍。
从此,街头巷尾都知皇宫里面有一位铁血手腕的娘娘。而这位娘娘正是大弥朝历史上最神秘最受争议的皇后。
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