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88.群臣撼门 太监周正见嘉靖皇帝有些慌乱,就说:“要不,奴才去传谕,让群臣赶紧退去吧。”周正见嘉靖皇帝点了头,就到了左顺门前。 可众臣听了周正之言,也和当年宪宗朝的那些臣子一样,只是叩头,口里说:“不得旨不敢退啊!”不肯离去。 嘉靖皇帝一时也紧张起来,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是考验年少的嘉靖皇帝忍耐力和高智慧的时候了!嘉靖皇帝想到了历朝类似的情形,他想到了宪宗朝时群臣跪哭文华门,心里骤然一震,祖父宪宗皇帝可是依了众臣啊!难道这做孙子的也要仿效爷爷依了他们不成? 嘉靖皇帝一细想,祖父宪宗皇帝当年为何要依众臣的呢?不对呀,对于钱太后与英宗皇帝全葬一事,宪宗本来就与众臣的意见一致啊,只是他的母亲不同意,他曾多次奉劝过他的母亲呢,与其说是宪宗依了众臣的,还不如说众臣哭于文华门是众臣为了帮宪宗解难题呢!你想啊,一边是宪宗的父旨不敢改,一边是宪宗的母命不能违,在父母之间选择,若依了哪一位就会造成对另一位的不孝,宪宗正处两难境地呢,是众臣哭门让宪宗的母亲改变了态度,收回了成命。由此说,众臣哭门之举,表面上是向宪宗皇帝抗议,实际上是帮宪宗皇帝解了大难题,让他既遵了父旨,行了孝,也未对母亲造成不孝、不亲。 可目前的情况不是如此啊,朕正是因为行父母之孝才与众臣意见相左的呀!他们这样在左顺门前胡闹,朕如何处置才对啊! 嘉靖皇帝正在为难之时,内阁亦闻之,时任首辅毛纪对新入阁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吏部尚书石瑶说:“我等不得袖手旁观啊,说服皇上,辅臣更当义不容辞啊!” 毛纪和石瑶也赶到左顺门前跪伏于地。 趴在地上的众臣见首辅也参与其中,更加坚定了信心,哭喊声更大了。 一太监见此,立即到文华殿禀报嘉靖皇帝说:“禀陛下,首辅毛大人也到了左顺门了啊!” 嘉靖皇帝一听,立即锁紧眉头,满脸愁云,那杨廷和走了,新任了几位首辅还是不支持朕啊!现在朝廷的重要职位,除了礼部尚书由支持朕的席书担任外,其余还是由那些护礼派把持啊!他想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袁崇皋,要是他还健在那多好啊!在这种时候,他一定会给朕出主意的。嘉靖皇帝突然脑子一闪,来了灵感,想到了袁崇皋临终前写下的字,那“金白巾”不是正是一个“锦”字吗?只是当时他力不从心,将笔划写散开了。难道袁崇皋是要朕依靠黄锦不成?这时,黄锦已经升任尚膳监,掌皇帝及宫廷膳食及筵宴等事,可忙着呢。嘉靖皇帝立即令小太监将黄锦叫了过来,那黄锦马不停蹄地跑到文华殿,可他一个太监,又有什么办法呢!面对众多固执的大臣们,他更是手足无措!他早在内宫时,就听到了左顺门前的动静,真替老主子捏着一把汗啊! 嘉靖皇帝看了看有此紧张的黄锦说:“黄伴,你去让他们离开,若还有不愿意离开的,你带人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吓唬吓唬他们。” 黄锦领旨到了左顺门,就奉劝众臣说:“诸位都离开吧!如此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众臣不理。 黄锦说:“那我等就遵旨记下诸位的名号了,哎,若现在有人离开者,我等可不记其名号。” 意思是记下了你的名号,等到事后再处理尔等,可众臣还是不与理会。 黄锦记了众臣的名号,回到了文华殿。 嘉靖皇帝看了看那些名号,个个都是常提反对意见的护礼者,是杨廷和的忠实追随者。 叫他们离开,他们不理,记下他们的名号,他们又不怕,一直这样僵持着,可也不是办法啊!可嘉靖皇帝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就命太监周正传谕说:“诸位皆离开吧,一切皆成定局了,汝等再闹也没有用处了。恭穆献皇帝神主将至,册文、祝文悉已撰定好了,尔等姑退!” 但是,群臣从辰时跪到午时,仍然不起,非要让嘉靖皇帝收回成命,改了大礼不可。那些臣子们犯糊涂了,就一根筋,意思也很明显:臣等就是不让你认你亲老子! 有何办法呢?只有劝退了!嘉靖皇帝一再传旨:“众卿且退去吧,皇宫圣地岂能如此闹腾啊?”只差跪着求他们了。 群臣达不到目的,坚拒不退,我等就是要闹腾,闹腾到你收回成命为止! 嘉靖皇帝派人再三劝退,可众臣仍不与理会。嘉靖皇帝急得就像热锅里的蚂蚁,不停地在文华殿来回地走着。 嘉靖皇帝看着比自己还紧张的黄锦,心里想,不对啊,袁崇皋要朕依靠黄锦,可黄锦也没多大的本事啊!难道是那个“锦”字是朕理解错了? 这时,奉劝众臣退下的人就跟走马灯似的,可那些人仍然岿然不动。 皇帝忍耐可是有限度的啊!再说,嘉靖皇帝这时才17岁,正步入青年,正年少气盛,众臣如此刺激,他岂能受得了啊?此时,嘉靖皇帝还是强压着怒火,令人去劝众臣离开,还许诺说:“尔等离开吧,明日供俸恭穆献皇帝神主一事,下午再作商议吧。” 嘉靖皇帝这不是做了让步吗?可众臣却想,你这不是在使权宜之计骗我等离开吗?臣等可不会上你的当啊!仍然不愿离开。 凡事皆要有一个度,适可而止最好,不然就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了。照说,这时嘉靖皇帝已经给了你们一个体面的下台机会了,众臣应该给皇帝一个面子,趁势借坡下驴,退下了事。可众臣皆跪趴在地上,把头埋得深深的,又没有一个指挥者,更没有领头的人商量出一个对策,就是有人想离开,也不好意思,谁不怕被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胆小鬼啊!再说,众臣已经在这左顺门前闹了半日了,也未见嘉靖皇帝采用什么强硬招术,以为嘉靖皇帝不会对众臣怎么样的,因此,众臣皆如此硬撑着,谁也不说离开。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