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
永安大君站起身,戴起搁于一旁的黑斗笠:“夜色已深,郑尚宫,我送你早些家去罢!”
许是夜色已深,来客依稀散去,大君向店家讨了地火灯。
岂不正合我的心意,温婉笑道:“即是如此,不如由小女来提灯吧,大君贵为王子,倒为小女提灯照路,于小女心里很是不安呢!”永安大君径直挑灯走在前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紧跟着我走就好。”
你紧跟着我走就好,我反复抿着这句,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默默说道,我就这么一直跟着你。
大君自是浑然不觉,他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明月楼的莺歌艳曲里。想起适才那个绮丽的女子如此挑畔我,却让我不得不妒火中烧,低叫唤道:“大君。”他放缓了脚步,低沉的嗓音:“怎么?”
我匆匆走上前:“那个女子是谁,”我娇弱的望他一眼。
只见大君淡然一笑,娓娓道来:“她是汉阳金织坊的掌柜,人称女陶朱张氏,早年亡了夫婿,我亦是跟柳城君吃酒才认得她的,晚些,柳城君,会送她家去的。”
我的声音轻盈而明快起来:“大君,听闻您早年出使明国,请问明国是怎样的呢?”
黑暗中,他的目光扫过我,瞬间泛起炽热的光茫:“与其说是出使明国,倒不如说是求学明国。” 他向我讲述明宫的气势如虹和人员众多,我不禁赞叹不已。
“哦,连柳城君都这么虔诚的信仰天主教?”我不禁莞儿:“那末,大君可曾信仰呢?”
大君摇摇头,但目光倒是颇为真诚的:“听听倒也罢了,有些观点我亦是赞同的,只不过,真要那样起来,就是动摇了国本,还是不要过明路,适可而止就好。”
“不知大君觉得哪些是赞同的?”
永安大君目光在一瞬间有些落寞,随后又满是憧憬的说道:“比如说,在天父跟前一律平等,于父子之间、于兄弟之间。”
一袭话,说的我心里无比欣喜:“那样一来,夫妻之间亦是平等的了,主子与奴婢之间亦是如此。”
永安大君却皱着眉笑了笑,声音浅淡却颇有力度:“这样可就不行,女子主政、废除奴文、就乱了纲常与尊卑。”
这样行路与谈话是如此愉悦,此时此刻,我深深的倾慕着这样一个人,我们一路又谈了唐诗宋词,直到我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