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龙穴(1)
接连几日安军毫无动静,看来主将身死,给安军挫折不小,一时半会还没有选出主将,这倒是给了普济军不小的喘息之机,而各路援军正在星夜赶来,探子报,最近的一支军队再过一日就可到般若城。闻此讯吴广遥大喜,和慎亲王磋商,决定来个里应外合,一举重歼安军。
此计定下,只待各路援军齐聚之时,不过安军也不是等闲之辈,岂能坐视情形变化而照旧行事。不等普军里应外合,自家军营一乱内讧之后,毫无头绪之中只得无功撤师。来势汹汹的安军一路势如破竹,竟在临门一脚时功败垂成,灰溜溜的退回安国去了。
虽然未能享歼敌之胜,而不需交战,不伤兵卒就能安然退兵,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为庆退敌,普国大庆三日。
国家稍定,慎亲王在重新布置国防军事时,却遭到了现任国君的反对。这个昏君窃以为普国退敌是必然之势,全不懂国家危急,而边疆换防,要撤换的就是皇后的嫡系,这自然触到了她们的利益,她这一族怎肯罢休。
慎亲王一心为国,不料国君竟然这样昏愦,一怒之下,差点就要挂冠辞官,被吴广遥一干老臣极力劝住,趁此时机,吴广遥向慎亲王进言,希望能再立贤君。
其实慎亲王从来没有夺位之心,而看着国破家亡在即,不忍昏君误国,于是决心以身试险,去降龙洞求得神鉴。
降龙洞其实只是个传说,而慎亲王却执意要去洞中求得神鉴,倒叫吴广遥等人失了策。他们引用这个传说,只是想说服慎亲王取而代之,却绝不希望慎亲王以身赴险。那降龙洞千余年都无人进去过,就是近旁也都罕有人烟敢于靠近。有那等不知事的牲畜失了管束,跑到那里,都是有去无还,绝无主人敢去寻找,慎亲王这要去,岂不是凶多吉少!本来国家危亡之际,要是再少了这样的柱石之臣,安军再来一次进攻,岂不是加速误国了?
而慎亲王执意要行,他宽慰众人道“若我是胜于当今的贤君,自然会被天地认可,若不是贤君,得位也陡然,况且,不服民心,何以号令天下?”
见慎亲王说得慷慨从容,离歌不禁得为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多少王公贵族为了一已富贵,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而这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却甘心为了国家安危,以身赴险……去降龙洞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而遵祖制,明明去降龙洞的人就是挑战现在的君主,而现任君主非担不能阻拦,还得诏告天下,还得为他焚香祷告,为他设宴送行。整个过程也是极其繁琐的。去降龙洞,其实就是一个没有回头路可走的选择,除非真能乘龙出洞,否则即便是能活着出来,也必被现任君王不容。现任君王视慎亲王此举如叛逆,真恨不能立时斩之。不过皇后进言,那降龙之说从来都只是个传说。国家定基这千余年,尽管祖制里有君王不能阻挠贤人去降龙洞之说,也有圣意但凡是贤人从降龙洞中乘龙而出,君方必需品须阐位。但那慎亲王,自小金枝玉叶,虽然胆识武功皆非凡人所比,到底也只是血肉之躯。皇后劝君王且宽心,那慎亲王此去,必定死无葬身之地的。
听了皇后之说,君王才按捺下满心嫉火,装模作样的给慎亲王践行。
花开两枝,各表一朵。离歌听得说慎亲王要去降龙洞,已然在心底做好了随行的准备。但她料知慎亲王为人孤傲清高,断不肯接受她的援手。于是所有的准备都只是悄然进行。
她先是潜入太学院详读了关于降龙洞的所有经卷,又梦读了好几夜天书,遍览探洞技巧。虽则降龙洞已千余年无人进过,而梦境天书里却让她对世间所有的洞都了熟于心。
她知道,天书虽则也提及过洞中可能有神秘生物,却讲得并不详实。不过天书中备述了各种探洞所备的各种装备,趁着君王假惺惺的诏告天下,祭祖,祭天,饯行一大堆琐碎事的时间,她让军中能工巧匠,按她示意,打造了各种精巧绝伦的抓钉,绳索,及数种威力可怖的武器。准备停当,她连智安也未道别,只身就潜入了降龙洞所在的深山,准备在洞口与慎亲王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