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铮铁骨世家遭大劫
大乾朝,历尽六世,独占天下十之八分。基本排除前朝余孽外敌欺辱等大事。算是到了一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地步。朝中皇帝名黄亨,号均天大帝。国内安宁万事和谐。时朝中清谈佛老之事甚重,朝外有大小寺庙道观无数座。大乾朝光是国师便分了七八位。连朝中大臣之中,人人都能说上两句无量天尊,阿弥陀佛。 乾朝南部,花城府大乾朝权贵喜欢的花卉水果都是出自这里,这里有大乾最大的通商口岸十分繁荣。离花城郡两百里有一处小村子名为前平村,村子不大住着八十来户人家,村中有大约二七年华的一个少年,正在练武,他练的可不是庄稼把式懂行的人一看便知道原来练得一套原本大轮寺上乘的练体功夫的金刚淬体拳。这套功夫是练体的功夫要是不得到大轮寺真传这套功夫就会练得像体操一般,可是这功夫却被他被他练得虎虎生风,每一次发力每一个收缩就是大轮寺里的普通弟子也未必练得有他这般精确,大轮寺的练体功夫是所有武学中效果最好的因为这个功夫是练习周身所有的肌肉发力的一共有三百六十手每一手都要控制十条几十条不同的肌肉。这功夫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以后练练骨练筋做准备三百六十手功夫里还有夸筋,拉骨的动作让人练骨练筋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丝基础,但是同时也是练体功夫里最耗费体力最难练得的。 要是全部按照要求一遍打完那最少也是练体巅峰比一般的武士要厉害多了。而且一般练武之人家中殷实,是绝不会出现在这种小村子里的最少也是要有一个镇子。物产丰富才能练好武学,再仔细看看这个少年剑眉星目,皮肤细白如雪其中又透出一丝丝红润之色,显示出营养丰富身体康泰,这模样尊荣十分俊俏。好一个得意少年郎。只是穿的不伦不类上身穿着儒生服,练功的时候衣襟随风飘飘似一个文武少年郎,下身穿着练功服,脚底下居然光着脚,头上还扎着书生纶巾。真是稀奇古怪,可是奇怪之中却透着一种感觉,若是附近有修儒是人便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浮,文质彬彬,原来这就是文质彬彬,这幅尊荣反而令人看上去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一般的世家子弟自也万万比不得这个少年。 这少年姓李单名至字,前平村唯一的贵族寒门李家嫡子。原来其父便是村里鼎鼎有名的就是村里的寒门李承。其父原本是朝中名鼎鼎的李继之子,李继官至上书房大臣兼户部尚书,李承把其父的儒道经义学的七七八八后中探花。只是七年前因均天大帝继位后喜空谈佛老远离儒道而疏于治国,作为新科进士的他与其父连同新科的榜眼、状元外带二十名进士以及大臣联名上书求皇帝远佛老,重治国之道从而励精图治大乾朝,好开创一个新的盛世。可是皇帝大怒于大殿上,怒斥其全家为不忠不义之人,儒以文乱法,独尊学术摒弃外道这是想夺皇权,李继是想当这朝的太上皇,连同二十位进士官员被贬。 其父李继虽然忠于朝廷,但性格刚烈被训斥,后气愤难平为表忠心便撞死在金阶上。皇帝念其忠义只是贬名门李家为寒门,李承永世不得入朝为官。等回到家李至祖母听到这个消息大悲伤身没有两天就跟着祖父去了,而李承的结发妻子也因为生下李至时难产而死,李继有两个弟弟都是之前便早夭。其实这样李家也只有父子两个人。而其他进士官员皆被发配流放抄家,家里人都发配为披甲人奴,妻离子散,而这些人原本都是李家的势力,李家从此以后朝中朝外的势力都被皇帝一股脑的都打散了,李承带着几个忠仆回到花城郡前平村老家颐养天年。李承开始的时候天天痛苦流涕,最后发誓李家再也不做儒生,便想将家中的典籍经义全部销毁。可是他毕竟还是是读书之人——烧书,这种行径可是万万使不得地,于是便将家中典籍经义统统封藏起来。时年七岁的李至原本也是学道中人。已经可以通读四书五经了,却被他勒令不得再翻看家中的诸子之文。可是不读书他儿子又能做什么呢?于是便便将家中先帝所赏赐的两本武学典籍拿出来令其子弃文从武。李至家里虽然从名门望族一下贬为寒门但是家中未遭到冲击、洗劫、抄家、家底还在,皇帝感念其父虽然过于刚硬确不失是位忠臣,又送了良田百亩金银财帛给他。 这个朝代练武也有武堂,武堂把练武之人分为六个境界,练体境,练体境全身筋肉有力皮膜大乘钝器不可伤。锻骨境,锻骨境身有巨力千斤巨石石压不死。易筋境,易筋境全身筋骨大乘可随意弯曲打人。换腑境,吞吐丹田气气息绵长,便是厮杀一天不觉疲劳。洗髓境,洗髓境全身血如汞浆,发声打人可断山岳。练窍境,练窍境,周身窍穴练出可得诸般神通,全身窍穴通达窍穴全知便是武破虚空可以见神的地步可历经无数世不死不灭得一元之寿。练体境叫武士,练骨境叫武师,易经境叫宗师,换腑境叫大宗师,洗髓境叫武圣,练窍境叫人仙。但凡连成大宗师的练武之人寿过两百,但凡练至武圣之人寿过五百,但凡练就人仙之位者享寿元一千——练武至大宗师者皆被称为练气士。 佛道两家另有修道之人统称道士,道士对应武士也分为六个境界分别为出窍,可以让自己的魂魄出窍,但是不可远离身体。远游,魂魄离体可以远行身体处于假死状态。驱物,魂魄练出念头可以驱物。夺舍,身体有终焉之事魂魄可离体另觅一具身体,但是有胎中之迷夺舍之后便渐渐遗忘神通本事渐渐变成普通的一个人。雷劫,魂魄度过雷劫,若是夺舍便没有胎中之谜只是原本法力完全丧失经过苦修便可以练回,但是如果任然没有突破境界转世两三次灵魂便腐朽了,便是真的死了。真仙,长生之人长生不灭可活一元之数。这个世上为了概括武道诸般神通,让人编了武经,另外还有各种秘籍记载天下武学确流通的就有有数也只是在个别贵族手中,而且到了易经境之后的武学便没有流通了。而道法却从来没有一本流露出来。既然要让儿子练武李继自然是要分外用心,为其准备了练体境到易经境的所有功法。 李至自己从武经上看出。他自己练过了练体境的已经不是无用书生了,他的身体比原先灵活多了身体平时不发力不练功时全身看似绵软无力,一旦用劲全身猛然一收好像一只豹子身体十分矫健,从七岁回到父亲的老家便开始习武到现在可以算是一个小成了。一套拳法练出来三百六十手可以连续打上两次。明天便可以练习练骨的工夫了父亲知道了之后一定非常高兴一定会让我从我家的书库里拿出几本我喜欢的儒道典籍和佛道经义来,想着想着便收了拳势。一捋长鬓抖去身上的汗水,便走进房间了。 当李至走进正厅时便看见父亲端坐在正厅的主座上,眼观鼻鼻观心,相貌上和李至有三四分相似之处,他身着员外服,手里端着茶杯彷佛神游物外,可还是很难掩盖住他的大儒气质,看见他彷佛真的在养着浩然之气一样,令人心生崇敬之情。这时他突然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李至不知道为什么眯起了眼睛。 李至见到了父亲便上前行了个礼正了衣冠便说道:”父亲大人孩儿给您请安了。” “恩,很好。至儿今天你来有什么事情?” “父亲大人我最近已经突破了练体境。可以看练骨境了功夫了。我想研读一番经义毕竟拳理人道是相同的。有句话叫练拳如世故,世故圆滑,拳意也圆滑,世故如刀,拳意亦如刀,我想去家中书库挑选几部经义研读一番。 “好好好。不错想不到至儿已经?突破了。你想研读经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哎。痴儿啊你需牢记你祖父与为父的教训。纯儒害人,经义害人,经义害人啊!哎……” “好了你去吧!” 李承说完话便不理李至只是闭上眼睛再次神游天外去了。李至再施一礼随后便退了下去直接去书库拿书去了。心里却不以为然。父亲实在是错了,错的离谱啊。他们佛老外道为何被称为外道,之后被我儒道学家打压千年几千年而仍旧不倒就是他们有护教功法他们有人仙、有真仙,平时不管世事,但是如果有人要灭道统,要灭他们的香火。他们就会出手,世俗力量那些军队是不可能对他们有所威胁的,所以他们的道统可以生存千年万年几万年,远远超过一个王朝。而我儒道虽然也千万年历史可是我儒道世代没有护教功法,只知道一味庇护于朝廷之下,治于天下,又受制于天下。 要是我儒道,有护教功法。祖父和父亲就不会这样,君视臣如子,臣视君若父,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若陌路。要皇帝不谙为君之道,行事荒诞便可以劝诫,要是君不听就再劝。直到皇帝听进去。要是死不悔改便可将皇帝废除。这儒道才能长治久安天下方能大定。人道方能统一,祖父父亲却是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才有今天的局面。我儒道如同草芥一般说贬就贬说放就放,几代人治国劳心劳力,却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不得不说是我道德悲哀啊?我辈读书之人一定要明经义善六艺更要会道法会武术,若是治国可以一展拳脚将国家治理的十分完满,若是乱世上马治军可以还天下一个太平,若是国君昏庸无道,我等读书人可以纳言上谏使其安心听话,若是不听劝谏,便可以请君退位,另立新君明帝。才能勇猛精进,治下一个太平盛世……。令其家族修养生息。所以家中颇有积蓄。外加这几年李承善于经营,家中倒也有了七八分的起色。不说村里就是花城郡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个大能人。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