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
这两个字是小雷已经冲出酒楼后,大家才听到的。
皇甫折梅一愣,“这小子怎么知道我是鬼?”
孙言却已和左丘冲了出去。
看着满满三桌人瞬间走得干干净净,掌柜冷冷地说:“现在的客人,很不讲信用!幸好,我也没有开始做菜。”
小雷没命似地一路狂奔,不觉竟已冲出了小镇。
小雷终于再也支持不住,一头倒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像极了夏天的狗。
在他记忆当中,他从来没有在一个时辰之内跑了几十里路,所以他很有一种快要死的感觉。
“你好象很喜欢跑。”
小雷恍惚地睁开眼,却险些又晕了过去,他看到的是那个白袍老者。
“你说怎样就怎样了,反正打死我也不跑了!”小雷晃荡着脑袋,伸着舌头说。
老者很有趣地看着已经瘫在地上的小雷,“怎么,难道你见鬼了不成?”
小雷正要说话,孙言一行人已经赶到,一见到白袍老者,众人都是一愣。
——这世上居然有三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你莫非就是……”孙言隐约想起了什么。
“三师弟!”澹台越与皇甫折梅同时惊呼起来。
“你就是司马国师!”孙言终于完全想了起来。
“大师兄!二师兄!”司马先是一怔,紧接着大步奔过来,与澹台越和皇甫折梅紧紧相拥在一起。
三个须发俱白,且容貌一模一样的老者,一时间泪花四溢。
这情景,实在惊世!
小雷睁大眼,直勾勾地望着这一切,然后傻傻地笑起来,“妈的,如果是做梦的话,最好赶快醒过来!”
好一会儿,三个老者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两位师兄近来可好?”司马热切地望着两人问。
澹台越轻轻拉了拉司马的衣袖,“借一步说话。”
司马诧异地看了澹台越一眼,与二人走到距离众人大约五六丈的地方。
“司马师弟,不瞒你说,皇甫师兄其实已死,不知是什么人将师兄进行招魂,我们前些天方才聚在一起。”澹台越想了好半天才慢慢说。
“哦,原来师兄和我一样!”司马忍不住惊叫起来。
“什么,莫非师弟也……”皇甫折梅与澹台越同时睁大眼睛望着司马。
“当日大理限于忽必烈之手,幸得二师兄苦谏忽必烈,方才免了大理百姓被屠城的厄运,”司马叹息一声说,“但我既身为大理国师,当与国共存亡,所以我率了两百御林军逃至苍山之上,准备寻机刺杀忽必烈。”
“那后来……”澹台越问道。
“可惜,忽必烈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入城之后就召见大理国一应官吏,凡是没有出现的,即刻下令缉拿。”司马眼中竟有一丝佩服的神色。
“他的确与以往的蒙古大汗们不同,他深知坐天下之理,并不一味单纯地依靠军力。”澹台越微微颌首道。
“不错,”皇甫折梅也点头说,“虽然我深恨铁木真,但这些天看来,真金确实有君王本色,有其父方有其子,忽必烈确实不简单!”
“不知是有人告密还是我们自行暴露,忽必烈很快找到我们的藏身之处,他派人将苍山团团围住,却并不进攻。”司马眼神苍茫,似乎又回到当时,“这样围困了我们四天之后,他派了一队士兵上山送粮食给我们。”
“哦,”皇甫折梅略显一惊,“他这一招果然狠辣!”
“嗯,一旦这队士兵上山,不管他们是否能活着下来,也不管师弟是否接受了他们的赠与,大理国民再也不会相信师弟了!”澹台越叹了口气说。
“忽必烈必然知道师弟重义,这一招实际和杀死师弟无异啊!”皇甫折梅摇头说。
“不错,”司马很爽朗的一笑,“所以我让手下的二百御林军投降忽必烈,而我自己从苍山上一直杀到大理城中,我记得共斩杀十六名百户长!”
“好气魄!”皇甫折梅不禁击掌赞道,“忽必烈怎么也想不到师弟会出此一着!”
“不,”司马很伤感地一笑,“他早已想到了!若我不降,他早已打算好让我在大理国民之前死去,以此作为反抗他的示例!”
“所以,”澹台越略一思索说,“那十六名百户长根本不是要阻止你,他们反而是在引诱你入局!”
“不错,他们一步一步将我引入大理城中,”司马继续说,“忽必烈就让他的手下捧着平南王的诰服来见我。”
“所以,”皇甫折梅闭上眼,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师弟唯有一死!”
“不过,”司马傲然说,“至少因为这一死,我司马扬还是司马扬!”
“那么,师弟可知是什么人让师弟复活的?”澹台越忽然问。
司马扬一愣,“不知道,当时我只隐约记得,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四十九天之后我便可以得到实体,然后必须去找一个能够真正给我生命的人!”
“当真四十九天之后能够得到实体?”皇甫折梅急切地问。
“嗯,七七之期昨日刚满,我确实已经获得实体!”
“那么,那个能够给你真正生命的人究竟是谁呢?”这话澹台越更像是在问自己。
司马扬正待回答,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渐渐靠近。
众人不由转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一片极浓的绿雾正向这边迅疾地飘来。
司马扬不禁皱眉,“好浓的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