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双喜临门
“哦,什么条件?”这回轮到秦康吃惊了。高官厚禄谁不爱,人人尽力表现自己,都只为能得到皇帝嘉许,往上提拔,受到器重。如今他钦赐于她,她不但很勉强的样子,居然还要跟他谈条件!这可真是旷古奇闻。 “若要暖玉出任如此高位,暖玉恳请皇上为百姓减赋!”苏暖玉抬头直视着秦康,不卑不亢。 “哦?”秦康没料到她并非为自己谋取私利,或是预想中的排除异己,反而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时惊讶地挑了挑眉。他眉眼不动地先喝了一口茶润嗓,继而云淡风轻地对柳怀赫说道:“柳太史,你来说说看,本朝的税率与前朝相比如何?” “回皇上,本朝税率三十税一,历朝历代,最宽松的税率也不过如此而已。”柳怀赫一脸波澜不惊,毫不带感情色彩地平铺直叙出来。 秦康重又将视线落在苏暖玉身上,那意思似在说,怎么样,还要求减赋吗? 谁料苏暖玉轻轻一笑,坦然迎视秦康的目光,依然是铿锵有力地说道:“皇上心怀天下,体恤百姓,实乃天朝之福也。不过,暖玉请问皇上,似暖玉这般可以推广二季稻甚至三季稻种植使天朝粮食增产之事,历朝历代可有出现过否?” “哦,竟然还可以种植三季水稻?”秦康再度惊声问道。 “没错,皇上。在南海百越一带,一年收获三季,并非难以实现之事。”苏暖玉自信满满,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不但秦康,亦连秦显胡少泽等其他人都唏嘘嗟叹起来。 “苏姑娘,即便如此,你乃是为朝廷效力,自是应该为朝廷着想才是。”柳怀赫当先开口说道:“首先应该先考虑到国家的需要,国家积聚了天下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为百姓谋利。正所谓: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也。国家就好比是锅,百姓就好比是碗,要锅里先有了饭,碗里才能有,不是吗?” “柳大人言之有理。”苏暖玉跪得久了,见秦康似乎忘了叫她平身,她自作主张地站了起来,一边揉揉膝盖,一边淡定地说道:“国家是一口锅,暖玉也承认。但是,它只是一口锅而已。请问锅里的饭是哪里来的?不是凭空就有的,而是从百姓的碗里分到锅里的。所以,暖玉认为,不是先有锅里的,再有碗里的;而是先有碗里的,再有锅里的。想要锅里的饭变多,首先要想办法让百姓的碗里变得多起来。碗里多了,自然分给锅里就多了。暖玉只听说过国富民穷的说法,还不曾听说过民富国弱的言论。柳大人,你说是也不是?” “你……你这纯粹是谬论!”柳怀赫被苏暖玉这么一绕,弄得有些头昏脑胀了,要论口才,他哪里是苏暖玉的对手?此时在皇上面前扫了颜面,他涨红了脸,辩解说道:“苏姑娘,你根本就是强词夺理!” “皇上,请听暖玉一言!”苏暖玉索性撇开柳怀赫,重新转向秦康,振振有辞地说道:“下调税率,从表面上看,确实会影响国库的收入。但这只是暂时的,并且也是必须的。皇上试想一下,假若暖玉推广二季稻或三季稻成功,那么一年的粮食收入将比去年多出一半,这多出的一半完全可以抵消减赋后带来的损失。而且,百姓手中可供支配的节余多了,他们可以利用节余的粮食喂养牲口,然后再将牲口卖出,既丰富了大家的菜篮子,又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收入。他们所得的的这笔收入将在市场上再消费流通。皇上,市场消费越多,国家的税收不是也跟着变多吗?说来说去,最终受益的,仍然是国家呀。 正如流动着的水才不会腐烂变臭一样,皇上若一味将国库装得满满的,陈陈相因,就如一潭死水一样,毫不产生效益,反而还要多费人力库存管理,岂非因小失大?况且,假若真的要推广二季和三季水稻种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的。比如首先要鼓励百姓大力养殖耕牛,这也需要成本的。再来这个脱粒机,看上去很有意思,若要推广,却困难多多。 皇上,要真正提升国力,增加国家收入,不是靠提高税赋来实现的,而是靠提高生产力,增加民众的积极性和收入来实现的。” 苏暖玉此般惊世骇俗的言论出来,令全场静默。她也猜到所有人定当会是这般反应,倒也不觉得忐忑讶异,而是自顾自地喝起水来,以解口渴之困。 “苏姑娘,恕老奴多嘴,”那一直侍立于秦康身后的谢良忠也忍不住要发表意见了,“老奴怎么听着苏姑娘一味偏袒着那帮庶民在说话呢?苏姑娘既入了朝,自当处处为朝廷着想才是呀,不知道老奴说得可对?” 苏暖玉后来知道谢良忠这个大长秋的官职,相当于太监总管的职务,在内侍之中,是有一定地位的。 “谢大人,你说对了,暖玉就是在帮天下庶民说话。”苏暖玉听他话里带刺,好似在她心怀不轨一样。她也不恼,反而顺着他的话头说道:“请问一句,在座的各位,大家每天吃的饭,穿的衣,拿的俸禄,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不是天下的庶民辛勤劳作,才有在座各位的锦衣玉食的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其实那些为各位所轻贱的庶民才是大家真正的衣食父母呢?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试问天下百姓如此厚恩,该当何以为报? “暖玉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做‘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暖玉要么不做官,若为官一任,定当以皇上为楷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竭尽所能,令天下百姓富足,人人安居乐业,不但有饱饭吃,还顿顿有肉,大家和睦相处,互相以礼相待,此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暖玉希望有朝一日,人人都对皇上称道有加,人人都以身为天朝百姓为荣!” 谢良忠那一句“一味偏袒着那帮庶民在说话”深深刺激了苏暖玉。“那帮庶民”?她苏暖玉也是庶民出身!庶民怎么了?没有那帮庶民,你们全都去喝西北风!一时间,她深能体会到古人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无奈与牢骚之意。她,今日要为众多怀才不遇的先驱前辈们一抒胸臆,扬眉吐气一番!于是,胸中豪气顿生,不知打哪里来的勇气与力量,竟是大言不惭地说出这一番豪言壮语。 此语一出,自然又是震慑全场。花厅之中,一片鸦雀无声。 全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她身上,有好奇的,有震惊的,有疑虑的,有忿忿不平的……秦显虽然知道她的思想见地异于常人,但今天听到她这番高谈阔论,竟也深为之震撼。到底是不同世界的人呢。 “好!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片死寂中,秦康响亮地喊了一声。“暖玉之语,字字珠玑!既心怀百姓,又处处为国家着想,这般超卓不凡的见识,这样兼具天下的胸襟,放眼天朝之中,又有几人能及?让你出任户部尚书一职,实是大材小用了。柳太史重拟新旨,朕要钦赐苏暖玉丞相一职。只要苏暖玉就职,即刻调整赋税为四十税一。朕坚信,苏暖玉为我天朝之相,则天下必兴旺矣。” 此语一出,全场又是一片抽气之声。 苏暖玉由庶僚升为户部尚书已是少见之事,像她这般一天之内连升两职,并且是升至朝中最高职位,年纪轻轻,身为女子,古往今来,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吧? “怎么,苏暖玉,你还有异议?”苏暖玉也正在惊愕之中,还没回过神来,秦康已经出声催促起来。 “皇上,下调税率如此大事,是否应召集群臣商议一番?”柳怀赫面色一紧,小心翼翼地进言道。 “这个朕自有主张。”秦康淡淡地说道,又看向苏暖玉:“你如何还不谢恩?难道不满意朕的安排?还是,你又有条件?” “皇上言重了。”苏暖玉赶紧跪拜下去,更加惶恐不安了。皇上的言下之意,只要她走马上任,百姓就有望减赋。但若她不上任,百姓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若她再加拒绝,而这个消息不幸放了出去,全天下百姓不要恨死她么?“暖玉多谢皇上厚恩!暖玉定当竭尽全力,将暖玉胸中所知,为天朝的繁荣盛世添砖加瓦!” “嗯,有你这番话,朕就放心啦!”秦康狡黠一笑,继续说道:“朕还听闻,你已经答应了楚王的求婚,可有此事?” 苏暖玉一惊,脸上不由自主地红了。秦显向她求婚的事,貌似只有他们两个知道吧,怎么会将风声传到皇帝耳中了? “父皇明鉴,确有此事。儿臣恳请父皇为儿臣和暖玉赐婚!”秦显见此秦势,也急忙跪了下来,趁热打铁地说道。 “暖玉,你愿意嫁给朕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么?”秦康一脸欢喜,充满兴味地问道。 “皇上,只怕暖玉配不上楚王殿下呢。”听秦康自谦秦显为“不成器的儿子”,苏暖玉若拒绝,倒显得是嫌弃他了。皱了皱眉,极富技巧地回答道。 “暖玉你如今已是朕所倚仗的朝中权臣,岂有配不上他的道理?莫不是你看不上他,不愿意朕将你许配于他么?”秦康不以为然地说道。 秦显一脸苦笑,乞求般地看着苏暖玉。苏暖玉被他的表情惹得开心起来,此时便浅笑着对秦康说道:“皇上,暖玉愿听凭皇上作主!” “好!好!好!今日可真是双喜临门啊!”秦康听她松了口,开心之情实不输给苏暖玉。“朕准了你们俩的婚事!等暖玉回京赴职以后,再择吉日为你二人完婚!” “多谢父皇!”秦显大喜,忙不迭地叩头拜谢下去。 “谢皇上恩典!”苏暖玉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自是谢恩下去。 “嗯,很好!”秦康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的笑意一直不曾消散。“暖玉,谢谢你肯答应嫁给楚王。不过,你要知道,你先是朕的丞相,须以天下社稷为重。然后才是他楚王的妻子,兼顾家庭。朕准你因天下事而忽略他楚王。若是以后他敢欺负你,你尽管跟朕讲,朕自会替你讨还公道!” “多谢皇上!”苏暖玉忍俊不禁起来,得意向秦显瞟了一眼。 “父皇,暖玉还没过门,如何便偏袒于她了?”秦显略含幽怨地看了一眼皇帝,若有抱怨地说道。 “朕尝听闻,儿媳多得公公宠,朕终于也体会了一番。”秦康大笑起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秦显说道:“你至今为止,所做的最令朕满意的一件事,便是娶了苏暖玉为朕秦家媳。不过,你若敢做出令她伤心难过之事,朕绝不饶你!” “儿臣遵旨!”秦显脸上笑意深深,伏地叩头下去。他有兄弟四人,却只有他的这位尚未过门的妻子最得皇帝宠爱,这让他觉得与有荣焉。 重要之事敲定,皇帝觉得有些疲惫,秦显便安排了房间让他休息去了。晚上吃过饭,秦康又和秦栋玩耍一回,沉甸甸的心事放下了,浑身放松,倍觉困倦,便早早地睡下了。次晨一早,便又启程返京了。临走之前,自然少不了又是对苏暖玉一番叮嘱,让她一定以天下百姓为重云云,苏暖玉自是极力应承。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