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第6章
  朱特在给自已的父母、岳父母和其他人打电话之前,先给贡沙莱斯先生挂了 电话。贡沙莱斯先生突然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必须赶快同他取得联系。他 是朱特在美国捷运银行的顾客代表。乔晓娜从共同储蓄中拿走的两千元,同她父 母作为婚礼送给他们的那笔款子,数字完全一样。朱特想,乔晓娜一定认为这笔 钱是属于她的。他俩都有捷运银行的信用卡,不过户主的名字是朱特。乔晓娜的 所有开支都汇总到他这儿来。她可以乘飞机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可以在 游泳池里签个字然后大吃大喝,还能带男妓进房间去——这一切费用都会归到他 名下。他想:这倒是个现代模式的乌龟。他打电话给贡沙莱斯先生,把旧卡取消, 换了个号码另立新卡。 《上海时报》和《分类电话本》上登有柯尔比夫人的广告:“愿为考究者提 供料理家务的人。”朱特是广告事务老手,明白“考究”意味着“高价”。柯尔 比夫人至少没在广告中说可以附带揩窗擦地板,而很多旁的这类广告常是这么写 的。他想去找介绍所,找个专门赖此为生而又可靠的人。起初他拿不准究竟该要 个什么样的人。他发现自己被那些从未想到过的选择标准弄得无所适从——要的 人该是洗衣服比做饭强呢,还是带孩子比洗衣服强?朋友们劝他:你不可能找到 样样都在行的人;这种意见跟他的想法正好抵触因为他原来就幻想雇一位万能的 管家,能替他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不肯把王里送进白天全托的幼儿园 去。城里的白天全托幼儿园由于经费短缺、设备落后而声名狼藉,再说凭他的收 入也难送得进,何况他还希望王里的生活能过得比较正常。他到梅迪逊大街柯尔 比夫人的办事处去找她。墙上尽是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和布鲁克林区长写来的感谢 信。她的办事处象个维多利亚式的茶室,柯尔比夫人坐在书桌后面,看上去六十 多岁,一副精干的样子,讲起话来带英国口音。 “那么,董莱克先生,您是要留宿的还是要白天干的?” “白天的吧。” 朱特考虑过:晚上留宿的管家每周至少得花一百二十五元,他负担不起。找 个大学生看管王里,捎带干些轻便家务,换取食宿也是个办法,不过这种人缺乏 稳重性,对王里影响不好。朱特要找一位能替代妈妈的人。财力能及而又比较明 智的办法。是雇个能讲纯正英语、每周工资九十元到一百元之间的管家,每天从 早上九点干到下午六点。他的邻居单玛就是这样劝他的。她说:“管家成天同 王里接触,你要不注意,王里长大了说话口音会不准。”朱特听了起先觉得好笑, 后来也觉得有点道理。这样考虑是为了避免王里显得过分异样。 “要一个能讲纯正英语的人,柯尔比太太。” “噢,纯正英语。那么每周九十到一百元不行了,得一百零五元。” “光是因为能讲纯正英语吗?” “因为她是一个好人,董莱克先生。我们这儿不会推荐废物的。” “好,就是一百零五元吧。”朱特意识到他在刚才进行的那场交易里输了。 “我想了解一些您个人的情况。您刚才说:家里只有您和四岁的孩子,您是 搞广告业务的。” “对。” “董莱克夫人呢?” “打窝里飞啦,柯尔比太太。”这是一种时新的说法。 “啊,原来如此。这种事儿现在越来越多了。” “是吗?” “是的。” 朱特心想:太太,你当然了解情况。你坐在这个小办公室里,却按着全城的 脉搏。 “当然罗,我们这儿多的是没丈夫的母亲。至于你们这些没有妻子的父亲, 原因很多,有些是妻子正常死亡,有些是因为中风、公路翻车以及各式各样稀奇 古怪的事故——楼梯上或浴室里滑跤的,淹死的……” 在她历数各种情况时,朱特仿佛觉得她的眼光带有讽刺的意味。 “……犯心脏病的,还有……” “我明白了。” “也有一些你所谓‘打窝里飞啦’的。最近还有个人来找我,他妻子三十八 岁,有两个孩子——都是姑娘,一个十岁,一个七岁——不告而别,连张条子都 没有留下。她还把丈夫的礼服衬衫拿出来在上边拉满了大便。” “柯尔比太太——” “她最后进了疯人院,所以不能算是‘打窝里飞掉的’,应该说是有精神缺 陷的。” “我们还是谈管家吧。” “我想到三个挺出色的人,都得每周一百十五元。” “你刚才不是说一百零五元吗?” “让我查一下卡片。噢,对,一百十元。” “您考虑过当广告推销员吗,柯尔比太太?” “您说什么?” “让我看过人再议价。晚上九点以后到我家去。我希望尽快定下来。” “很好,董莱克先生。我今天再给您打个电话。” 单玛和查理来串门了。单玛带来一块烤牛肉。她是个刚三十出头、苗条 而有风韵的妇人。她全靠美国化妆术点缀.头发染过了,眯着眼睛,戴着隐形眼 镜,穿着最时髦的服装,并按最新的流行食谱控制饮食;如果经济条件稍差一些, 那她简直就是一个十分平常的女于,事实上当她一疲劳,露出了真面目,就显得 很平常。她现在有点沉不住气了。乔晓娜的出走使她大为震动,不禁考虑起自已 婚姻中的问题,从而不得不再次接受精神治疗了。 “我要知道她出走的真正原因就好了,”她说。 “可能她只是想出去溜达一回。”查理说话谨慎,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很明显,我嫁的是个牙科医生,不是精神分析疗法的医生,”她毫不客气 地说。朱特由于知道查理的底细而有些心虚,所以避开他俩的眼光。他说: “乔晓娜说过要去工作,我说这样花费太大。到头来我还是得雇个管家,可 是却少了她所挣到的工资。” “真滑稽,”查理说,“你想付也得付,不想付也得付。”在场的其他人都 不觉得怎么有趣,可是他却放声大笑。 “好啦,查理!”单玛嚷了起来。朱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困境成了他俩交 锋的战场。“你没看到人家有多痛苦吗?”她是借这话掩饰她自已的痛苦。朱特 觉得她知道,他们全知道查理在外面寻花问柳。 “可她到底为什么出走呢?你们俩互不通气吗?”单玛的语气是责备在场 的两个男人。 “不怎么通气。” “我不想刺痛你,朱特,请你别介意我的话。我倒认为她是有点儿勇气的。” “单玛,别说蠢话啦。” “嘴巴干净些。查理!我是说:要干这种不容于社会的事是需要些勇气的。 所以我有点儿尊敬她。” “单玛,我觉得她一点儿勇气都没有。我认为出走算不上是勇敢的行为!” 朱特一直试图抑制住的怒火此时渐渐发泄出来了。“什么女权主义,尽是废话。 要说乔晓娜是女权主义者,那么……查理也是啦。” “朱特,请别把我拉扯进去好不好?” “追究她出走的原因没啥意思。她已经走了。这件事现在跟你的关系比跟我 的关系大。” “真的吗,朱特?” “这场球赛结束了。你们就象讲解员,坐在播音间里作总结。我们即使以前 通气又怎么样呢?球赛结束了。她走啦!” “她如果回来呢?你还是不知道她干吗要出走吗?” “她不会回来的!” 他扑向放在桌上的乔晓娜的短信。他们要什么,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他们看 看这封信有多丑恶。他把短信扔给单玛。她很快念了一遍,这次访问竟然变成 了一场争执,很叫她感到不安。朱特又从她那儿把短信攫走,塞给查理看。 “不错吧?能算是女中豪杰吗?不过是个讨厌的逃兵而已。她走啦,就是这 么回事,走啦。” 他拿起信,揉成一团,踢到门外的过道里去。 “朱特,”单玛说道,“乔晓娜不愿意去找人谈谈,我看你最好还是去找 我的精神疗法医生聊聊,怎么样?” “我有的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干吗去跟精神疗法医生谈?” “喂,朱特,别光火,”查理说。“你心情不好,我知道……” “你讲得对。我现在想独个儿呆一会。谢谢你们的烤牛肉和有益的谈话。” “对自己多了解一些总没错,朱特,”单玛说。 他们尴尬地道了晚安,单玛和朱特相互吻别,不过彼此身体没有接触。他 对自己的了解已经够了。别人为乔晓娜的行动的辩解也已经够了。他不想再听朋 友们的议论了。别人要维持自己的婚姻,应该自己想办法,不应该对他的婚事妄 加议论。他只想找个管家,过些有条不紊的清静日子,让王里有人陪着,这些事 一旦做到,乔晓娜就是死了也不要紧。 柯尔比太太安排一位伊文斯小姐来面谈。她是个身树矮小、上了中纪的女人, 精神挺好,讲起她需要吃的食品来滔滔不绝;比如说她要吃布雷克史东牌奶干酪, 不吃友谊牌的;要吃达能牌酸牛奶,不喝西尔台斯特牌的;得从健康食品店买无 盐面包,不吃加糖的。她要求巡视一下屋于,先看看浴室在哪儿,又说她不是上 厕所,只是想心里有个底。朱特看她对别的事这么挑剔,而竟然不想先看看睡着 了的王里,便认定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看法是水火不相容的。 他又找了个罗伯茨太太。她在《时报》上登了这么个求职广告:“擅长烹调, 善待儿童。”她来了,是个又高又大的波多黎各人,看来有人为她拟广告,还给 她起了“罗伯茨”这么个盎格鲁式的名字,因为她讲的英语几乎叫人没法听懂。 “我肯(给)休多(许多)西班加(四川)歪叫干(外交官)做事。” “噢,是的,”朱特客气地说。 “休多(许多)西班加(四川)打干(大官)。” 事情麻烦起来了。 “喏,我只有一个孩子” “你的台台(太太)呢?” “出走了”。 “发疯啦,”她说。 她使劲地在他脸上捏了一下,捏得很厉害。朱特不知道这一捏算是谴责,还 是挑逗,反正够痛的。 “你带过孩子吗?” “我由(有)六个骇(孩)子。波多黎各。勃朗区。崔(最)小的二十二岁。他恩 亦尼。” 朱特猜想:要是雇用罗伯茨太太的话,王里五岁就会满口四川语啦。 “你真斗(逗)。” “对不起,我没听懂。” “你是个豪仁(好人)。” 她不是过于冒失就是受到经纪人的指点,想卖弄风骚。不管怎么说吧,朱特 继续谈下去又发现罗伯茨太太还不能马上就来。她要上波多黎各去“度嫁”(假), 她的丈夫正在那儿给“歪叫干”(外交官)当差。她走的时候,朱特总算明白了 “歪叫干”就是“外交官”“打干”就是“大官”,面“恩亦尼”就是“恩亦尼”, 罗伯茨夫人“真逗”。但是他没能雇到个能干的女管家。 他联系了别的一些介绍所,阅读报上刊登的分类广告,还多方找到几个不住 夜的管家。有一位动人的牙买加少妇,说话富有节奏感,朱特真想让她给自己读 书催眠或是干些旁的事,但她只有夏天有空。还有一个脸色严峻的女人,来面谈 时穿了一身浆得笔挺的白制服,面孔铁板着,是个退休的英国保姆,自称带大过 好几代孩子,但是不能天天上班,最好是一星期两天半。另一个是爱尔兰人,说 话带有浓重的乡土音,她激烈批评朱特不该让妻子出走,从而自动结束了会晤, 很明显这个女人忘了自已是干吗上这儿来的。柯尔比夫人打电话给朱特,说她一 定要在几小时之内给董莱克先生找个好管家,因为她对克菜默先生失去妻子的情 况深感关切,同时也由于她把乔晓娜的事因公路翻车啦、落水淹死等等缠在一起 了。 柯尔比太太给他打发来四个人,其中一个每周工资要一百二十五元,她一进 门就把工资数告诉了他,还问他是否雇有厨师?另一个心不在焉得叫人受不了, 可是人倒挺讨人欢喜,不过她忘了自己已经答应八月份要去帮别人家。一个咯咯 笑的胖女人似乎也行,但她后来打电话来说找到一处晚上住宿的人家,待遇更为 优厚。一个瑞典女人拉森太太觉得这地方太脏,这叫朱特感到挺不好受,因为他 事先仔细地打扫、拖地板,就是为了不至于让任何瑞典女人觉得这儿太脏。 他考虑自己在报上登一则招聘启事,可又不想由此招来一大批疯疯颠颠的人 上门。他另外想了个办法:马路对面超级市场有一堵墙是这一带居民公认的公用 启事栏,他就在那上面贴了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正派人家征求管家,工作时 间自上午9时至下午6时。”他经常听见别人说:“我只给正派人家干活。”一位 叫埃塔维柳施卡太大的人打电话说她说自己就住在附近,虽然已有一段时期没 干过这种活,但却愿意一试。她是个矮胖的波兰妇女,有一张稚气的脸,来会面 时不合时宜地穿了一套黑色正装,似乎是她最讲究的衣服。她的外国口音不重, 她骄傲地说她和丈夫取得美国公民身分已经三十年了。她曾当过多年管家,随后 大部分时间在工厂洗衣房里工作。她的丈夫在长岛一家工厂里干活。她觉得再到 正派人家去料理家务也不坏。接着她向朱特提了一个问题,那倒是别人都没想到 要问的。 “他是什么样的孩子?”. 朱特拿不准。从来没人要求他把王里的个性清晰地勾划出来。他只知道个大 概。 “是个好孩子,有时候怕羞。欢喜玩。口齿清楚。” “让我敲一下行吗?”她问。 他们从门缝里望了望抱着小人儿睡觉的王里。 “长得真漂亮”,她轻轻地说。 过道里的灯光落在王里脸上,把他惊醒了。 “没啥,亲爱的,是我。我是维柳施卡太太。” “维柳施卡太太”,王里用带有困意的声音说道。 “再睡吧。” 他们走进房的时候维柳施卡太大说道:“他很聪明,没把我的名字说错。好 多成年人都念不准呐。” 朱特想,要是有个好多人都念不准的名字,倒也够受的。 “不知道他是不是聪明。还只有四岁,挺难讲。我觉得他是挺聪明的。” “你真福气,董莱克先生。” 在过去的几天里,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已有福气。 他们大致谈了下职责问题。他愿意付一百十元,要是雇柯尔比太太派来的人 也就这么个价。她能先来几个小时熟悉一下环境吗?能不能星期一就开始?她说 她很乐意给他管家和照料威廉。临走她问朱特下班回家喜欢吃什么样的饭莱。他 没想到这也是她的职责的一部分。 于是他有了一个脸带稚气的妇女为他做饭和照顾王里。单玛告诉他:雇人 得凭直觉。他觉得找对了人。他打电话给柯尔比太太说已经找到了管家。她显然 又乱了套,张冠李戴地说她希望他的妻予身体好点了。 现在他可以给其他人打电话啦。他这儿已经整顿就绪了。他可以对自己父母 说:我的妻子出走了。别急,听我说。我找到了一个出色的管家。情况很好,我 办得挺干净利落。他也可以对昔日的岳父母说:你们知道乔晓娜在哪儿吗?要知 道,她出走啦.我雇了个出色的管家。他可以说:我不需要你们任何人的帮助。 我自个儿照料王里。我们过得挺好。真愿意自已照看他。 他走进王里的房间,站在他的床边。他是什么样的孩子呢?四岁看得出来吗? 他长大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王里,我们会过得好的。我们有维柳施卡太大。你有我,我也有你。 王里在睡梦中动了动,他沉浸在孩子气的梦中。他翁张着嘴唇,喃喃地说了 一些含混不清的话。真是迷人。但是朱特不能看下去了,他觉得这是窥探孩子的 自我世界。他感到自己象是个闯入者。小宝贝,别担心。我们会过得很好。他吻 了王里,转身走了。孩子还沉湎在梦境里,说着什么“斯努比”。 -董莱克夫妇之争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