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为人民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抢险队于当天下午两点抵达汶川映秀镇。现场的情形让人痛彻肺腑,此时的徐靖强忍住眼泪和感伤,化悲痛为力量,立即列队交待任务分配工作,三十多名抢险队员连午饭也顾不上吃开始了全力抢险。震中的映秀,不断有余震发生,身边的房屋随时都出现垮塌,徐靖带领着队员们进行现场查勘,画图标注各送电位置,测算负荷和电流的分布图,迅速制定可靠而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对抢险队员进行了合理分工。此时,所有的队员们都忘了旅途劳顿,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抢险工作中。搭建帐篷、安装灯具、外线搭建,所有的工作都在徐靖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的队伍中多了个他们并不认识的人——许国军。尽管大家根本不认识他,但是看着他熟练的帮助大家搭建着外线,大家都以为这个大胡子的中年人肯定是个志愿支援者,大家也就不去在意了。 蓝色的救灾帐篷整齐的排放在仅有的空地上,队员们为每个帐篷一一拉上了电线,安装了电灯,然而,随着部队的不断进驻,帐篷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队员们的任务便不断加重。直到下午6点左右,当所有的帐篷全部装上了灯具,大家才发现,原来计划安装的16排灯具现在竟然增加到了30排。 按照省电力公司要求,当天晚上8点半必须让每顶帐篷都亮灯,大家在完成所有手头工作后焦急地等待着主角——发电机出场。终于,抢险队员们激动地叫了起来,"发电机来了”。可是由于施工条件和运输条件太差,现场没有起重机具,更别说吊车了,经过多方协调,大家才找来了挖土回填的挖掘机,随着两台50千瓦重一千多斤的柴油发电机吊装到位,大家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可正当队员们激动不已的时候,徐靖却皱起了眉头,原来,由于物流不畅的缘故,已送达映秀的发电机只是一台空机器,没有油箱、油管和蓄电池的发电机又怎么正常运转呢?看着队员们从欣喜到气馁,徐靖盯着那台让大家充满希望的机器,默默沉思着。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在这种时刻,我们决不能放弃。他一言不发转身走向遍布瓦砾的废墟,“徐总,徐总,你做什么?”队员们一看他掉头就走,一时急了,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走,走,走,我还不信了,没有东西我还找不到东西让它动起来么?”他一边念叨着一边爬上一堆坍塌的废墟中用手不停翻动着脚下的瓦砾碎石像是在寻找什么。队员们恍然大悟,赶紧跟上他的脚步在自己周围的废墟中找寻着。没有油管,用废墟中掩埋的家用煤气管代替;没有蓄电池,便将随行货车上的蓄电池拆下来,作为启动电池;没有油箱,就用柴油桶替代……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台“新型”组装的发电机呈现在面前。 经过6个多小时紧张抢修,抢险队员们已经为映秀抗震救灾指挥中心、附近的灾民安置点以及周边的道路安装了线路和照明灯具。5月21日晚上8时20分,抢险部队和灾民的1200余顶帐篷以及新区江边路被点亮。在黑暗中沉寂了九天的映秀终于迎来了第一缕光明,微弱的光亮传递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当久违的光亮一点点重现在映秀镇上空,抢险救援人员们激动不已,大家感慨的说道:“咱们再也不用摸黑干了!”此刻,连续作战一整天的队员们才觉得饥肠辘辘,疲惫不堪,被烈日炙烤的皮肤在夜的寒风中隐隐作痛,每个人的脸庞已经变得黝黑发亮,有的由于山地湿热过敏引发红疹瘙痒不已。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声苦,道过一声累,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意。因为看不到电视新闻,身在前方的他们并不知道映秀亮灯的消息已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告诉了全中国全世界。 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10点过,由于灾区食物紧缺,队员们只能草草就着矿泉水吃了一点饼干便倚着身边的人稍稍歇一会儿。大家都没注意到,白天和他们忙碌了一天的大胡子,在他们返回驻地时,就消失了。 另一旁,徐靖正带着另外部分队员在搭建供大家晚上休息用的帐篷。在生活中,徐靖更是关心队员到细微处。他不断地叮嘱队员们注意饮食卫生和晚间着凉,哪个队员腹泻,甚至被蛟虫叮咬,他都关切地问候着。由于帐篷数量有限,徐靖主动申请在抢险车上过夜,把帐篷让给自己的弟兄们。震中的映秀余震不断,挂念着弟兄们安危的徐靖在临睡前硬是挨个把弟兄们的帐篷巡了个遍,又再三叮咛反复交待,这才放心地回到车厢上蜷缩着过了一夜。看着徐靖疲惫的身影,分得帐篷的抢险队员们纷纷主动让出床铺来让他好好休息,可是他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抖抖披在身上单薄的工作服笑着说:你们不知道,我就喜欢睡车里,免得半夜三更你们影响我奏的“交响乐”。其实,他一是想让弟兄们在帐篷里睡得踏实点,二是是怕自己的呼噜影响弟兄们休息。 抗震抢险以来,徐靖带领他的弟兄们辗转彭州、都江堰重灾区,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常年被高血压、失眠困绕的他频频中暑、发烧,然而在兄弟面前,他从来都没有吭过一声。大家工作时,他紧密策划,监督安全;大家休息时,他组织会议,讨论方案。在抢险现场,无论晚上工作到多晚,第二天一大早,徐靖总是第一个醒来,为弟兄们准备好水和早餐才叫大家起来洗漱。他时常感叹“弟兄们跟着我太辛苦了,我是大哥,照顾他们就是我的责任。”正是这个大哥,让大家无怨无悔跟随徐靖征战多年,完成了无数艰难的抢险任务,成为成都电业局一支不可战胜的线路铁军。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