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进京做皇帝
总推荐:0作品子类别:历史军事总点击:1200481更新时间:2020-05-03

少年郎进京做皇帝最新章节: (1)
后记嘉靖皇帝经近过3年的抗争,在年满17岁时终于皇权大握,一言九鼎了。“大礼议之争”也因“大礼狱”而基本结束,议礼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来,大礼议之争,就无是非与曲直,正确与错误,只有君权和臣权、虚权与实权之争,谁掌了实权,谁的话就是真理。没有实权时,虽是皇帝,可连自己是谁的儿子,自己说得也不算数!一旦大权在握,谁死谁生也由你定了。大礼仪之争,其核心无非就是大宗与小宗,正宗与支宗的问题,也是争论之焦点,何为大宗?按照杨廷和等臣的观点,孝宗是大宗,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是小宗,大宗不可绝,小宗可绝。孝宗和兴献王是亲兄弟,为什么要说孝宗是大宗呢?原因不就是孝宗是皇帝吗?如果说做了皇帝就是大宗,这嘉靖皇帝不也应该是大宗吗?儿子是大宗难道父亲还是小宗了?所以说,这是一个如同是鸡生蛋还是蛋孵鸡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因而留下了悬念:大礼仪之争结束了,而大礼议却远没有结束。只到嘉靖十七年,那个悬念才又浮上桌面,也就是恭穆献皇帝的称宗、入庙问题。这次却是嘉靖皇帝自己提出来的,与当初议礼所不同的是,这次议礼不仅没有反对者,反而还有争先恐后的诌媚者。嘉靖皇帝亲自撰《明堂或问》一文,阐明观点。众臣立即鹦鹉学舌,迎合附会。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博览群书,集思广益,再三推敲,奏上一疏,抛砖引玉,以表忠心。严嵩的奏疏将皇帝稽古定制的勋业和称宗入庙的圣谕吹捧成:“举百王之...
收藏本书的人还收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