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宠爱在一身
自那日柔仪殿的偶遇之后,宫中便又多了一个传奇。
默默无闻的采女梅若莘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了梅妃,与将军之女柔妃,丞相之女宝妃并肩。
除了皇后之外,整个后宫之内再没人能越过她去,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昨日,她却还只是一个平凡无奇,地位卑微的小小采女,卑微到随便一个较得势的宫女都可以对她呼来喝去,颐指气使。
转瞬之间,便是天壤之别。
熙元王朝开国以来,如此破格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升迁绝不多见,除去梅若莘,唯一人而已。
她便是开创了这个先例的孝懿太后,先帝的宸妃,苏碧落。
而自宸宇即位以来,还从没有过一个女子如此风光过。
但更惹人非议的是,宸宇将离自己的寝殿崇德殿最近的泰和宫更名为沁香殿,赐予了梅妃。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个沁香殿,不知令多少人寝食难安,妒火中烧。
而之后的日子却也恰恰印证了众人的担心,宸宇总是下朝后便直接摆驾沁香殿,日日如此,再没有流连过别处,连皇后都几乎见不到宸宇。
至于吃穿用度,珍宝赏赐也自不用说了。
在宸宇眼中,后宫似乎只剩下了梅妃一人。
对于梅妃的专宠如此张扬,后宫众人或许暗地里诅咒诟骂,但面上都只若无其事,而谄媚逢迎,趋之若鹜的也大有人在。
可朝中却早已如水滴入了滚油锅,火花四溅。
先是御史们纷纷上书,劝谏宸宇雨露均沾,不可独宠一人,甚至为此冷落了皇后,致使帝后不和之类,甚至说到了动摇国本,简直耸人听闻。
而宸宇对此则是充耳不闻,任凭奏章漫天,御史们唾沫横飞,他自岿然不动。
而之后便不光是御史们,连各部的尚书,侍郎,都察院,大理寺都开始上疏陈情,而言辞也越来越激烈,每日里单是关于此事的奏章都能叠到几尺高。
其中礼部侍郎孙皓的奏疏尤其偏激,竟将宸宇喻为了商纣周幽之类的亡国之君,九泉之下愧对列祖列宗。
宸宇本就已经不胜其烦,看到此处,更是勃然大怒,当即拍案而起,下令将孙皓廷杖三十,以后再有敢就此事上疏者,全部照此办理。
圣旨一下,朝中很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然而之后却以丞相为首,朝中百官集体罢朝,都在承乾殿外跪求宸宇纳谏。
大将军欧阳震泽极力阻止,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百官仍是不为所动,非要等出个结果才肯罢休。
朝中各部顿时瘫痪,机要大事无人处理,只凭着大将军并几个老臣苦苦支撑着。
一时间宸宇焦头烂额,此事闹到今日这个地步,几乎超出了他的掌控。
固然他是九五之尊,大可以将那些不依不饶的大臣全都投入天牢,或是一概廷杖,但是其中很多人说到底都是出于公心,虽说方式不当,但宸宇倒也不想让他们受皮肉之苦。
况且丞相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不仅是为了爱女,恐怕还有更深的打算。稍有不慎,只怕便落进了他的圈套。
杀人不见血,一步一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