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81.来了援军 朝廷岂能关门大吉?这么大一个国家机器,停止运转怎么能行?让步吧,嘉靖皇帝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都察院御史郑衮也趁机上疏说:“陛下自登基开始,杨首辅就有拨乱反正之功,足称救时宰相。史道责其为元恶,那是太过了!他弹劾首辅不要紧,还导致朝中大臣均不得安宁,纷纷乞休罢值,把朝庭弄得乱七八糟的了!诸事均因起于史道,以微臣之见,当对其诛之啊!另,请陛下下诏吏部,吏部宣谕旨令杨大人等及赴内阁入值视事。岂能只顾洁已之名,而忘委身之任啊!” 且先暂不说史道是否是忠良,但在这件事上,他并没有错,可却将大臣罢值等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他的身上,这不是强行安罪,陷害忠良是什么啊? 嘉靖皇帝万般无奈,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丢卒保车,将史道制罪下狱。 众臣见处置了史道,他们这才陆续入值,内阁危机方得于解除。 这次危机也给嘉靖皇帝敲了一次警钟,也让他有了警觉,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他想到了培植自己的势力。首先,锦衣卫也被自己的心腹所掌握,锦衣卫是无条件的效忠自己。其次,他对宫里内官进行了整顿,让所有的太监都成为自己忠实的奴才,他对迎驾有功的谷大用、韦彬等太监革职至今还后悔不已。此外,嘉靖皇帝还想去收买大臣,瓦解对方的势力。早些时,嘉靖皇帝曾安排太监买通过礼部尚书毛澄,可他是一个死心塌地的护礼派,说不愿将祖宗之大礼毁在自己手中。这毛澄不久染疾辞仕,回乡途中病故。后来只买通了一个都察院的御史,叫曹嘉,可这人胆小,不敢公开站出来说话,怕得罪了杨廷和等人,他怕走王瓒的老路,被随便安一个罪名将降至京外任职。 那位被杨廷和贬到南京去做主事的张璁,官至六品,本想和早些时贬至南京的王瓒结成议礼势力的,没有想到王瓒因母亲朱太夫人病逝,奉旨归永嘉县永强奔丧去了,离开了南京。 张璁一直想寻找志同道合者,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自已主动找上门来。 桂萼,字子实,号见山,余江县锦江镇人。正德六年中辛未科进士。历任丹徒、武康、成安等县知县,所经各任都能端正风俗,抑制豪强,政绩颇著。嘉靖二年升至南京刑部福建司主事。他身在闲曹,却非常关心国事和政局的变化。当他通过乃兄翰林修撰桂华获知朝中关于大礼议之争,即赞成张璁的主张。不久张璁被杨廷和党排挤到南京,桂萼与张璁在仕途上都多次受到挫折,同病相怜,于是便拜访了张璁,两人一拍即合,成了知已。 嘉靖二年十一月,张璁和桂萼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联络起朝堂以外的部分大臣的支持,抛出话来,要再议大礼,要皇上坚持只做皇帝不做人子的立场。 张璁的朋友桂萼这时冲到了第一线,他上疏道: “臣闻帝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未闻废父子之伦,而能事天地、主百神者也。今礼官失考典章,遏绝陛下纯孝之心,纳陛下于与为人后之非,而灭武宗之统,夺献帝之宗,且使兴国太后压于慈寿太后,礼莫之尽,三纲顿废,非常之变也。乃自张璁、霍韬献议,论者指为干进,逆箝人口,致达礼者不敢驳议。切念陛下侍兴国太后,慨兴献帝弗祀,已三年矣,拊心出涕,不知其几。愿速发明诏,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皇考,别立庙大内,正兴国太后之礼,定称圣母,庶协事天事地之道。至朝臣所执不过宋《濮议》耳。按宋范纯仁告英宗曰‘陛下昨受仁宗诏,亲许:为之子,至于封爵,悉用皇子故事,与入继之主不同’,则宋臣之论,亦自有别。今陛下奉祖训入继大统,未尝受孝宗诏为之子也,则陛下非为人后,而为入继之主也明甚。考兴献帝,母兴国太后,又何疑。臣闻非天子不议礼,天下有道,礼乐自天子出。臣久欲以请,乃者复得席书、方献夫二疏。伏望奋然裁断,将臣与二臣疏并付礼官,令臣等面质”。 此奏章未发给众大臣讨论,但消息却传到了内阁大臣们的耳朵里。 杨廷和只能暗暗叫苦也。他心里是明白的,本来自己就是强词夺理,理站不住脚,两年前就没有说过人家,现在自然还是说不过的。老首辅心灰意冷,一张奏折递上去,告老还乡吧。这不知是杨廷和第几次递奏章辞官,已经是他玩的老把戏了。可到真要递奏章时,开始犹豫起来,事情一拖就拖了两个多月。 转眼又到了嘉靖三年二月,嘉靖皇帝已经做了近3年的皇帝,到八月就是整整17岁了,羽毛渐丰。嘉靖皇帝为了与杨廷和较一高低,争到实权,重新培植亲信,进而打击与已作对的阁臣,废除“新政”,恢复原来革除之弊政,旧势力重新抬头,“皇庄”、“官庄”重新发展。 杨廷和痛心疾首,全力抗争,曾先后上奏章约30道,然嘉靖皇帝均视而不见,又听说张璁等人要议大礼,心里越发有些发虚。65岁的杨廷和和打算准备再次以退为进,再次借上早朝上疏请辞。 嘉靖皇帝接到杨廷和的奏章,想到了李白《远别离》诗中的两句:“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朕做了几年的鱼,也该做龙了!你杨廷和欲辞职不干了?正合朕意。你做了几年的老虎,也该回去做老鼠去了! 杨廷和看到嘉靖皇帝看着奏章,并不像以前那样显得激动,而是面无表情。杨廷和以为嘉靖皇帝又为难了,心里还真有点得意起来,估计他又要挽留自己了。 没有想到,嘉靖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出了两个字:“准奏。”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