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黄锦上当
门人修髯子劝说他刊刻此书,此工程巨大,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银两,他并未在乎,凭他的经济实力,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不在话下。而让他下不了决心是,此书成书已有百余年,仅在民间转抄或口头流传,历代朝廷都不喜欢,若刊刻出版之后,皇帝和朝臣们都不认可,成了禁书怎么办?武定侯认为,政治风险要比经济风险大得多!
可转念又一想,若做成了此事,可谓始无前例矣,冒的风险越大,也许其收获越多……。
武定侯郭勋读着修髯子用手抄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读着读着就爱不释手了。武定侯开始异想天开起来了,要是自己刊刻出版了此书,让更多的人读到了此书,也许人们由恨书中强权的相国董卓,恨专横的丞相曹操,联系到现实,都来同情年少的皇上,都来支持尚处于弱势的皇上呢?要是这样的话,这也算是在暗中助了皇上一臂之力了啊!
武定侯决定,不管能否实施这一宏大的工程,是不是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他先令修髯子主持进行准备工作再说。
本有史书《三国志》,再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其原意就是追求通俗,让老百姓也读得懂,听得明白,为了让读者读得更方便,武定侯令修髯子添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引》和《三国志宗僚》,以帮助人们了解其繁杂的内容和书中众多不同性格的人物。
就在武定侯全身心地投入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时,孤立无援的少年皇帝也想得到他的鼎力相助。
嘉靖皇帝考虑再三,决定在谨身殿单独召见武定侯郭勋,于是,便令黄锦带上一名小太监到武定侯府去请。
黄锦和小太监从西华门出宫,过中海,向阜城门方向走去。离阜城门不远处,便是武定侯府。
黄锦来到武定府前,门前是一座漂亮的影壁,影壁顶上装饰着筒瓦屋檐、屋脊、蝎子尾,墙面上用砖雕砌成柱枋的模样,硬心影壁的影壁心用斧刃方砖斜摆,磨砖对缝,并加嵌有砖雕花饰,让人一看便知影壁后面就是一座豪门大宅院。
武定府门前守卫见有两人在影壁前张望,就走过来,一看是两位年纪不大的太监,不敢怠慢,赶紧迎进府内。一个黑胖子从里面走出,将他们引进客房,好茶侍候。武定侯府是数个多进院并列而成的大型住宅院,门外有一大影壁,大门内还有一影壁,就黄锦进入的这个院子而言,还有前院、主院、后院之分,黄锦喝茶的客房在前院。
黑胖子一边上茶一边打听,才知来者是当今皇上身边的黄公公,说是来请武定侯进宫的,皇上要召见武定侯。那黑胖子一听说皇上要召见自己的主子,觉得事关重大,就礼貌地说:“公公稍候,我家老爷在书房呢,容小人去禀报。”于是,他三步并着两步走,顺着抄手游廊进了主院,将消息禀报了武定侯郭勋。
此时,武定侯正在书房与修髯子商议是否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之事,究竟是刊刻呢,还是再等看,一时拿不定主意。而修髯子是极力奉劝主子刊刻,生怕他打了退堂鼓。听说皇上要召见,也觉得事情重大,连忙起身,正要往外走的,却被修髯子劝住了,他说:“老爷,去不得矣!”
武定侯不解,就问:“为何?皇上召见,臣怎么敢违?”
修髯子答道:“皇上召见,以小人之见,必为议大礼之事也!今因议大礼,皇上与首辅之间正舌剑唇枪,王前士前,互不相让。现皇上之意图不言而喻,是想获老爷之支持矣。老爷现在置身事外,未参与其中,正落得清静啊!”
修髯子见武定侯重新坐下身来,接着说:“武宗驾崩时,老爷曾派兵卒把守九门,可谓助首辅也;今议大礼,老爷未随波逐流反对皇上,当也属助皇上也。若一旦置身其中,必重此轻彼,得罪一方啊!现帝势孤,臣势众,老爷支持了皇上,必要得罪首辅杨大人,得罪众人也……。”
武定侯张了张嘴:“这……。”
是啊,那杨廷和得罪不起啊!江彬也握兵权,掌有那么多精锐,却被他以谋取反为名治了罪,处死了;那王琼,九卿之长,被他一个奏折,摘了乌纱帽,还谪戍绥德了;那王瓒,官居正三品,职位也不低,也被他们使雕虫小技赶出京城,到南京任闲差去了……。
武定侯想到这些,一时拿不定了主意,急切地问:“这,这……将如何是好啊?”
修髯子反问道:“假若要老爷参与议大礼之中,您是支持皇上一人呢,还是支持首辅众人啊?”
武定侯想就没想说:“当然是支持皇上啊!吾家祖辈世代皆支持皇室,吾辈岂能背道而驰?”
修髯子想了想说:“以小人之见,首辅杨大人还不至于像汉时董卓、曹操那般将年少的皇上如何,有朝一日皇上还是要一言九鼎的,老爷支持皇上是具有远见的。但有远见并非就无近虑,王琼、王瓒就是前车之鉴,老爷当吃他们之堑,长已之智……。”
武定侯问:“怎么讲?”
修髯子:“小人的意思是:老爷支持皇上,只能在幕后,不到关键时刻千万不要走到前台。”
武定侯想了想说:“汝言之有理,可眼下怎么办?黄公公还等在府上呢!”
修髯子笑笑说:“小人倒有一个权宜之计,不知得当否?”说着边与主子耳语。
武定侯听后点了点头,对立在旁边候消息的黑胖子说:“汝到后院跑几圈,跑得全身冒汗珠儿了再回来。”
黑胖子莫明其妙,瞪大眼睛看着主人,心里想,小人没有犯什么错啊,只是传了一个旨意,主人为何要处罚自己呢?黑胖子满含委屈,不情愿地走到后院跑起步来。跑到满头大汗时才回到主院,修髯子与他耳语了几句,他才露出笑脸。
此时,黄锦和那位小太监在客房吃了好几盏茶了,还不见武定侯出来,不知是怎么回事,正坐立不安纳着闷呐呢,那个黑胖子满头大汗跑来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禀黄公公,我家老爷不在府上,小人从东院寻到西院,从南院找到北院,上上下下的地儿小人跑了一个遍,跑了一身臭汗,也没见到我家老爷,一打听,都说老爷出府了,让小人冤枉跑了半天。”
黄锦看了看那黑胖子,只见他一身汗,说话的时候还喘着气,不用说,他肯定寻过许多地方。黄锦和小太监站起身说:“既然武定侯不在府上,那就告辞了。”
黄锦回宫,嘉靖皇帝已经在谨身殿等候,见到黄锦无功而返,就问:“黄伴,怎么武定侯不愿来见朕啊?”
黄锦将他在武定侯府饮茶等候,武定侯府的下人在府里寻了一身臭汗等等经过,如实禀报嘉靖皇帝了。
没想到,嘉靖皇帝一听就笑了,还笑着说:“黄伴,你们二人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