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51.二议礼仪 第八日早朝。 嘉靖皇帝虽然有袁崇皋等旧人的支持,可一到朝堂之上心里不可避免有些紧张,心像兔子般在胸中嘣嘣直跳,生怕有人再提兴献王主祀称号之事。 福建道监察御史王钧出班上奏道:“启禀皇上,司礼监太监韦彬与反贼江彬结为婚姻,内外盘据;御马监太监张忠、于经、苏缙等人,争功挑衅,排挤陷害忠良,还开皇店,与黎庶百姓结怨;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意诱引先皇正德南下巡幸,影响极大,流毒四方。因此,臣等请皇上治罪不赦。” 六科给事中杨秉义也上奏说:“臣禀陛下,司礼太监韦彬为反贼刘瑾八党残余,倚仗权势,滥用职权,罪不容诛。” 六科给事中徐景嵩说:“启禀万岁,韦彬、谷大用、张永等人与反贼江彬营结私党,现在江彬父子已经处死,其残余岂能逍遥法外?臣以为,韦彬、谷大用、张永等人也应处于典刑,以谢天下。” 个个矛头直指内宫宦官,没有人提及兴献王主祀称号之事,嘉靖皇帝心里慢慢平静下来。皇帝降旨令内阁彻查,没有想到,杨廷和、毛纪等大学士们早有准备,皆出班振振有词,说早已核查,均属实,并表示坚决支持言官们的弹劾。 嘉靖皇帝看了看那几位要被治罪的宦官,韦彬、张永助杨廷和捉拿江彬,应该有功。谷大曾拥自己从安陆到京继承大统,照说也功不可没。对于这些人,退一步说,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若处罚太重,事后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呢。不治罪吧,他们的确又犯了罪……。 那几位宦官理当治罪,袁宗皋见嘉靖皇帝好一会儿没有反应,以为嘉靖皇帝想要袒护那几位宦官,生怕年少的皇上做出了错误在决策,引起朝臣们的不满,心里好急。没想到,一直低着头沉思的嘉靖皇帝突然抬头降旨道:“谷大用降奉御,遣孝陵司香。张忠、于经、苏缙等送都察院伏法。韦彬、张永免职闲居。” 袁宗皋这才满意地松了一口气。 司礼太监周正正要喊“退朝”,礼部尚书毛澄赶紧上前,举奏章说:“臣有章上奏。尊兴献王主祀称号,陛下当学前代汉哀帝和宋英宗,尊奉叔伯汉成帝和宋仁宗为皇考!” 又是这个毛澄! 太监周正将奏折递与嘉靖皇帝,只见嘉靖皇帝又眉头紧锁起来,小声说道:“朕不是给众爱卿说过,此事往后挪挪,等朕思考几日再议吗?” 这次杨廷和等臣更是有备而来,他们从前朝前代中找到了实例,硬是要皇帝改变已见,顺从于他们。众臣们牙根里没有按嘉靖皇帝的意思做,往后放一放,让嘉靖皇帝多深思几日,反而还趁热打铁加快了步伐。根据首辅杨廷和的授意,礼部尚书毛澄等人再次以礼部的名义上奏天子,举出前代汉哀帝和宋英宗的例子,说这两位当初在入继宗室继承大统之后,便将传位给自己的叔伯汉成帝和宋仁宗尊奉为父亲,称“皇考”。那么,依此类推,当今皇上也应该奉大行皇帝的生父孝宗为父,对于生父老王爷朱祐杬,则应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改称“皇叔母兴献王妃”,以后凡是提及二老,皆一律自称“侄皇帝”才是。 奏章的末尾还明确指出,“但凡朝中有人于此有所异议者,都属‘奸邪’,当斩!” 嘉靖皇帝一看,我的老天,这些大臣们,越发胆大忘畏,肆无忌惮了!反对你们的就是奸邪,难道反对我皇帝的就是忠诚了?嘉靖皇帝真想拍案而起,大喝一声,将毛澄那厮拿下。可转念又一想,自己坐在这皇帝宝座上时间不长,还真是孤家寡人,而毛澄的身后,却是首辅杨廷和和文武百官,他们是人多势众啊!嘉靖皇帝想了想,小不忍将乱大谋,他双手气得扶着龙椅发着抖,但没敢轻举妄动。 杨廷和见嘉靖皇帝没有反应,又怂恿工部尚书蒋冕出班说:“皇上年少聪明,博学多才,又善取精用弘,即事穷理,肯定知晓汉哀帝和宋英宗,请勿再一味地坚持已见了,该是顺应其潮流之时了!” 嘉靖皇帝一听蒋冕此话,更加不高兴了!汉哀帝和宋英宗是什么情况?你们以为朕孤陋寡闻,不知道啊?不瞒你们说,朕10岁时就知晓了,成语环肥燕瘦中的赵飞燕,不就是汉成帝的宠爱的皇后么?一向淫荡成性的赵氏没有为成帝留下子嗣,可成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又被她溺死,致皇位继承成了难题。汉成帝选定隔房侄子、汉元帝的孙子定陶王刘欣为义子,并立为皇太子,养于宫中。成帝崩,刘欣继位,为汉哀帝。那个宋英宗亦然,宋仁宗无子嗣,于是从濮王的众多孩子中选出赵曙养在宫中,改名变成自己的孩子,也立为了太子,养在宫中。仁宗崩,赵曙继承皇位,即宋英宗。 少年天子端坐在龙座上,铁青着脸,寻思了半晌,才从牙齿缝里狠狠地憋出一句话来:“朕与汉哀帝和宋英宗的情形是一样的吗?汝等可要仔细想想啊!”嘉靖皇帝此时已是满腔怒火,但未愤怒到乱思维之程度。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