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44.拜见太后 年号一事终于按朱厚熜的意思定夺,那登基诏书也就拟定下来了,一切就准备好了。朱厚熜穿上素服,随众官来到乾清宫,以诣大行皇帝的灵座谒告。拜见了武宗之灵柩灵座之后,又设香案于奉天殿之丹陛上。 接着,朱厚熜又回到华盖殿,换上衮服,戴上翼善冠,再次来到承天殿丹陛前,行告天地之大礼。接着到位于内廷东侧的奉先殿、奉慈殿祭拜祖宗。仪式结束后,朱厚熜再次到乾清宫,诣大行皇帝武宗几筵。 朱厚熜进出于奉天殿和乾清宫,见到由太宗皇帝朱棣主持建造的宏伟建筑,叹为观止,打心眼里钦佩起老祖宗来。 从乾清宫出来,朱厚熜由长史袁宗皋和黄锦陪同,由司礼太监周正领着,朝仁寿宫走去,他要去谒见慈寿皇太后。 这慈寿皇太后乃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母后,孝宗皇帝朱祐樘的皇后。孝宗皇帝一生俭朴,最可贵的是,他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就是这位张太后。除张氏之处,孝宗皇帝的后宫再无其她女子。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照夕与共。孝宗皇帝与张氏只有一独子,便是现在已经大行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厚熜早闻张太后贤慧能干,做皇后时不仅关心孝宗皇帝的生活,而且替孝宗皇帝忧国忧民,出谋划策。在她的倡议和帮助下,孝宗对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清除积弊,罢免和惩处了贪脏枉法、妄幸无耻之徒;任用贤能,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广开言路;注意民生,减免灾区赋税征收,促进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加强边关建设,巩固边备等。所有这些明智之策,使当时的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使社会出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使濒于枯竭的经济又有了中兴,故旧史学家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弘治中兴”。 一路上,朱厚熜、袁宗皋和黄锦都低头行走,各自在心里想着问题,大家谁也没有说话,静静地跟在太监周正的身后。 朱厚熜心想,那位从未见过面的伯母,不知是何等模样,是严厉?是温和?见面后,也不知她老人家要和自己说些什么?经过正阳门外的较量,少年朱厚熜心里非常清楚,来这里做皇帝,人生地不熟,远没事先想的那么一帆风顺。 乾清宫离仁寿宫不远,穿过隆宗门,走在前边的太监周正回头小声说道:“奴才禀告皇上,太后居住的仁寿宫到了!” 朱厚熜闻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短短的路程,好象有千山万水。朱厚熜回头看了看留在宫外的袁宗皋和黄锦,看到他们用慈祥的眼神鼓励自己,然后直起身,昂首向仁寿宫走去。 朱厚熜跟在太监周正的身后,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进入正殿。这时,太后正在正殿等候。 朱厚熜见到慈寿皇太后,赶紧跪下,按照自己掌握的礼节,毕恭毕敬地对张太后顶礼膜拜行了大礼:“侄儿嗣皇帝朱厚熜参见伯母太后!”既尊重太后,又毫不谦虚地称自己是嗣皇帝。 张皇太后正襟危坐,身边立两位亭亭玉立的宫女,她用一种威严而又慈祥的声调说:“不必多礼,你是大行皇帝的堂弟,也是哀家的亲侄儿,自家人,请快快平身!” 朱厚熜起身恭立。 一旁的太监张永早就为他准备了一个木凳,细声细气地说:“请皇帝陛下入座。” 朱厚熜落坐,这时,他与张太后只有两三步之遥。 离得如此之近,朱厚熜终于看清了这位从未见过面的伯母,只见这位刚过半百的老妇人红光满面,身穿凤服,头戴凤冠,言行举止皆显得雍荣华丽。但也可从她的眼睛深处,依然能看到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无论是普通人家,还是尊贵无比的皇家,都是一件巨大悲痛的事情。接触了张太后之后,发现老人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厉,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温和,言行举止和自己的母妃蒋氏差不多。 张太后看到眼前的年龄不大的侄儿,不禁又联想到了自己刚刚逝去的儿子,眼眶立即就湿润了。“你伯母是可怜的人啊,年轻时丧夫,老来丧子……。”说着,声音哽咽起来,她连忙用手帕擦拭眼睛。 朱厚熜见状,连忙劝道:“伯母太后,大行皇兄已殡天,侄儿在安陆闻到此消息,也悲痛万分……。人去不得复来,还望太后伯母以江山社稷为重,保重凤体为要!从今往后,您就将侄儿当成您的亲生儿子,侄儿愿意一辈子就孝顺您!” 张太后听了朱厚熜的一番话,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她抬头打量起了朱厚熜。张太后见朱厚熜小小年纪,仪表还算端庄,举手投足也可谓典雅,说话时,字里行间,也说得是通情达理,就像一个大人似的,不失帝君之风度……,于是,她心里便有了少许欣喜。 “难得新帝有这份孝心……。”张太后红着眼圈说。 朱厚熜说:“侄儿孝顺伯母太后是理所当然的。” “湖广安陆离京师路途遥远,新帝一路奔波,是不是很辛苦啊?”太后关心地问。 朱厚熜起身说:“谢谢伯母太后的关心与体恤,侄儿年少体盛,白昼是疲劳一些,可休息一夜,身体就复原了,算不上辛苦。” 张太后说:“还是年少好啊,像你伯母我,人老了,身体也不好了,是腰也痛,腿也软,夜晚又不寐……。” “怎么不让太医给您医治呢?伯母的身体可马虎不得啊!”朱厚熜关心地说。 张太后看着样子还有些稚嫩的朱厚熜说:“新帝以孝待人,以后还得以孝治国呢!休得再出现刘瑾、江彬之流,要重内阁,善待辅臣之辅佐……。” 自然,作为皇太后,理所当然要对即将要登基做皇帝的朱厚熜交待一番。 朱厚熜均一一点头称允道:“侄儿一定牢记伯母太后的谆谆教导,兴利除弊,励精图治!”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