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反贼江彬
王琼带人这么一闹,让杨廷和警觉起来,还有更厉害的人没有来呢!
是时国中无主,猴子成了霸王。自派人到湖广安陆去迎接新君后,杨廷和在京也没有闲着,他多次请示皇太后,要求改革弊政,悲伤的皇太后没有话说,更提不出反对意见,只好均一一照允。有了皇太后的大力支持,杨廷和便假托称是大行皇帝的遗旨,取缔了威武团练诸营,所有入卫的边兵,都发给重资遣归到边关;黜放豹房里的番僧,以及教坊司乐人;遣还四方所献的美女;停下不是太急需的工程,放劳役回家;收宣府行宫金宝,悉归内库;还有京城内外皇店,一并撤销……。
一切事情都随了自己的意愿,京城要害位置已经有武定侯郭勋的人马把守,威武团已经解散,边防官兵也回到了边关……。杨廷和感觉局势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了,就认为是解决反贼江彬问题的时候了。
这江彬宣府人氏,生得方脸大耳络腮胡,蚕眉环眼鹰钩鼻,身材魁梧高大,孔武有力,精通骑射。最初担任蔚州卫(今河北蔚县)指挥佥事,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官。河北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爆发后,京城军队不能敌挡,朝廷就调边军入内。就在这时,江彬以大同游击的身份领边兵前来镇压,他过蓟州时把一户普通人家的20余人全当起义军杀死,以此冒功。后来在战斗中,因多次残杀农民军而立下战功。起义被镇压后,江彬带兵路过京师,通过贿赂武宗的宠臣钱宁,得到了武宗皇帝的召见。
江彬善于献媚,一见面就得到武宗皇帝的欣赏,不久就被提升为左都督,皇帝还将其收为义子,赐姓朱,留在了身边。眼看靠自己引见的江彬日益得宠,钱宁十分嫉恨,二人便经常勾心斗角。武宗皇帝争强好胜,一次与老虎搏击,被老虎逼到角落里。钱宁见此情形,吓得在一旁簌簌发抖,江彬这时却奋不顾身,冲上前去营救。从此,武宗皇帝对江彬更是另眼相看了。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江彬在武宗面前盛赞边军骁勇,请求与京军互调操练。大臣们纷纷上疏阻止,但武宗皇帝完全听信江彬的,就下令立即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士入京,号称“外四家军”,由江彬统辖。
江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讨好武宗皇帝,多次诱使武宗皇帝出巡作乐。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的一天,江彬对武宗皇帝说:“宣府乐工中多有美女,应该到那里去玩玩,借此机会也可巡视边防。皇上何必整天待在宫廷之中,为廷臣所制?”
武宗皇帝听后动了心,于是与江彬微服出京,数日后出居庸关,来到宣府。巡游在外的武宗只知寻欢作乐,对朝政一概不理。当年,江彬被封为平虏伯。
正德十四年(1519年),武宗北巡数千里回到北京,还不满足,又借宁王朱宸濠叛乱想要南巡亲征。大臣百余人跪求劝阻。江彬故意激怒武宗皇帝,致使百余人全部下狱。八月,武宗皇帝与江彬等率兵从北京出发。途中,获悉朱宸濠被王守仁擒获,但江彬为了让武宗皇帝畅游江南,竟压着捷报,秘而不宣。直到次年闰八月,在南京举行“受俘仪式”后,才不得已北还。回师途中,江彬又引武宗皇帝打鱼取乐,导致武宗皇帝落水染病,回京后病情恶化驾崩了。
在大臣们的眼里,武宗皇帝之死,与江彬有很大关联。
那江彬自从改组团营后,天天在外面办事,无暇入宫,就是武宗皇帝晏驾,他也尚未得闻,忽然听说解散了团营,又见入卫的边兵都回到了边关,还从遣归的边兵手里看到了皇帝的遗诏,这才大惊失色,不禁动色地说:“皇帝已经宾天了么?一班混帐的大臣,瞒得我好紧啊!”
江彬的手下都督李琮在他身边,便劝江彬说:“宫廷如此秘密,可能就是怕我们知道了。他们要是这样防着我们,我们手里有兵有枪,不如迅速图谋大事,收拾了那群狗东西……。要是有幸成功了,我们就会富贵无比,万一不成,亦可北走塞外,大不了去投靠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