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情咒:情不可恕》——若竹
世间情字,最是扰人,也最是伤人。若不幸中了情咒,便如坠万劫不复的地狱了。作者用紧扣主题的文名及扼要精炼的简介,已将读者引入那段如在炼狱的情感之灾。
作者用狐的身份去描述主角这段凄怨的爱情故事,题材上是个很好且很有发挥空间的取材。人,无论如何只能是一生一世,而作为狐,千万年的缠绵哀怨,千万年的爱恨纠葛,更易引起读者恻隐之心。
对月卿及雅君(子矜)的刻划,是成功的刻划出有血有肉的卿及雅君。雅君对月卿的宠爱及柔情,作者更是刻划得细微入木。而月卿单纯而有点笨笨的形像也是刻划得栩栩如生。
伏笔上,可以说有其优点,若竹一直读来,都认为雅君子矜就是卿儿娘亲要送她去找的人。而且作者确实也花了大量的笔墨构建这个人物。可是到后来笔峰一转,从梦境的变化开始引出了真实的子矜,当读者认为雅君是假之时,莫却又说了一句“我是他,他却不是我。他是我,我亦不是他”的话,这些迷雾,很成功就吸引了读者的追究之心。
文的不足之处,若竹提出如下建议与作者共同探讨:
1、第一人称写文,本来就很难驾驭,而作者确实未能成功运用这种写法,有些不是“我”所见及所想,就理所当然的当“我”全能看见及猜透,给人不真实,有点强加下去的别扭。影响行文的流畅性及真实性。如“子矜也迅速的披衣起身,竟然有人能这样无声的突破他的防护进来,是他功力下降了吗?”这句,明明就是第三人称的写法。文中这种情况不少,若竹仅列举其一,建议作者行文时多加斟酌,或以番外篇的形式将他人所思所想叙述清楚。
2、主角刻划上,莫作为伏笔中真正的子矜,相较雅君(子矜),莫的形像显得太过单薄。文章一路看下来,若竹都感受不到莫与月卿有着这么深的情缘。虽说,这可以理解为作者伏笔所需,但与月卿有着千万年情爱的莫,没可能时刻掩饰得这么好而只作为一个嬉戏的玩伴,及到后来他的身份揭晓,说他是燕子矜,若竹只觉得突兀且没说服力。无论是月卿对他又或是他对月卿的情意都显得突然和虚假。亦因此,在莫消失时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若竹并没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痛。
3、作者所埋伏笔有其优点,却多而凌乱且暗线不清晰。作者的故事看似是平铺,但是一路看下却埋了不少的伏笔,而暗线就是月卿的梦。本来作者这个构思不错,只可惜,这个梦境处理得不够清晰。梦境所述情景混乱、而燕子矜在梦境里的形像及与卿的瓜葛也显模糊不清,这一路的梦境穿插,看者没有明朗之感,反添疑问,而令故事情节更显凌乱。而且从月卿、子矜、影、莫到瑶,所有人物的身份都是一个迷。作者的谜团太多,而解开这些谜团的暗线又埋得太乱,极易令读者如坠雾里失去探究之心。
4、有些情节处理起来不合情理。如卿跟皇帝回皇宫,皇帝对她宠爱有加。这个看起来有点荒唐,作为一国之君,对人的介蒂必然很深,对一个皇弟托付的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宠爱到如此地步,恐怕有违常理吧。感情须培养,皇帝不可能一下就熟络且宠月卿到无法无天的地步。如若真有此情节需要,也该有些前因后果才能让人信服。另外讲影和瑶的到来令全部人都改变了记忆,但为何独独诗儿能幸免,而且按卿的梦境所言,天帝似已对卿放手,可为何又为了她幻成影留在她身边?因为文还在不停的更新之中,建议作者为以上的不合理之处加以合理的情节注释。令读者解除疑惑之时再有读下去的心思。
5、语病。如“我扭开头不理会子矜的呼喊和那个看到我,那双和子矜一样乌黑的双眼中闪过的惊艳”前半句指“那个”,所指是人吧,可是后句却是一个眼神;又如“只是方才除了稍微的嫌弃,便是温柔的暖意已经被冷漠,孤傲所取代”这种叙述方式,让人费解,改为“只是方才稍有嫌弃却带温柔的暖意,现在已经被冷漠和孤傲所取代”会否好些。若竹在此也不多作列举,建议作者行文时多多留意,以求将文意准确的传递给读者。
最后,若竹略提作者,别太省略标点符号。太省的话会让句子改变原意且令人难以理解。另外,在发文时最好能养成挑挑错别字的好习惯。
以上是若竹对《情咒:情不可恕》的拙见,难免会误读及曲解文意之处,亦望能对作者有些微的帮助和启发,不足之处作者可与若竹直接探讨。
若竹在此也祝作者本文及其他的文越写越精彩。
(因为改的很麻烦而有一些地方也不知道怎么改了,所以把竹子姐姐的评发来大家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明白了吧?谢谢竹子姐姐了!下半部分我会写的好一点,大家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