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二)
车子在路上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香山公园。两人下了车,徒步走到山脚下。樊文举头仰望,感觉山并不高,不过山顶烟雾缭绕,颇有一股神仙气息。
白雪问道:“你知道香山名字的由来吗?”
樊文突然将鼻子凑向白雪的颈脖,深深嗅了嗅,叫道:“好香!”。白雪吓了一跳,退后一步,嗔道:“你干什么?”
樊文笑道:“香香公主之所以称香香,当然因为她身体能渗出一阵阵淡淡幽香。同样的道理,香山之所以称香山,一定因为山上长有某种植物,能散发清香!”
白雪当然明白樊文顺便赞美了她一下,她红着脸说道:“不知道就别瞎说!”
“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樊文摊开双手。
“不懂可以问嘛!你难道不懂谦虚这个词的含义吗?”
“好好好,白雪老师,学生樊文不耻上问,请教老师,这座山为什么叫香山?”
白雪噗嗤一笑,她说道:“据说山的最高处有两块巨石,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炉。巨石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同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樊文摇头晃脑,说道:“不通,不通,香炉也罢,香烟也罢,香皆处于次要位置,如果由此起名,也该叫炉山,烟山之类。你的解释,不妥,极其不妥!误人子弟,误人子弟啊!”
白雪嗔道:“我带你游玩来的,可不是听你咬文嚼字来的!”
两人开始爬山,沿途古树参天,花团锦簇,泉流淙淙,百鸟歌唱。没一会,看见一座寺庙,白雪介绍道:“那叫香山寺!”。他们走到寺门口,樊文停下来,白雪问道:“不进去看看吗?”,樊文笑道:“上一辈的人告诉我,如果不烧香,不磕头,最好不要进去!”白雪笑道:“那我进去了!”白雪在门口买了几支香,非常虔诚地走进去。樊文站在门外的台阶上,看见白雪走到大厅中央的佛像前,双手合十,举目伫立了一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才缓缓站起来,将香火插入香炉。她转过身,见樊文正盯着她,她脸一红,似乎担心樊文看穿了她的心思。
白雪走出寺庙,两人继续向前进。樊文笑道:“你向佛祖许下了什么心愿?”
白雪红着脸说:“不告诉你!”
樊文说道:“你拜耶稣,又跪佛陀,你究竟信仰什么?”
白雪答道:“他们都宣传真善美,从这点看,他们并无二致。人总得信仰点什么,否则和行尸走肉何异?”
樊文觉得自己就像一行尸走肉!
又过了一会,两人到了森玉笏峰小亭。白雪指着山坡上方圆数万亩的十万余株枫树黄栌,说道:“观赏红叶最好选择一个霜降时节上山,最佳的观赏点就在我们目前所处的小亭,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亮艳似火,瑟瑟秋风中,似红霞排山倒海而来,整座山似乎都摇晃起来了,又有松柏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
听着白雪精彩细致的描述,樊文脸上露出无限神往的表情,他无不遗憾地说:“霜降时节,那岂不要等到九十月份?”
白雪笑道:“半年后,你再到北京,我一定带你来看红叶。”
樊文苦笑道:“半年?白雪,你也太不好客了,隔半年才让我来一次北京。”
白雪横了樊文一眼,说道:“脚长在你腿上,你想什么时候来,我挡得住吗?”
樊文诞着脸说:“这可不一样,其间还关涉到有没有提供免费吃住,有没有年轻漂亮的姑娘做免费导游等重大问题。”
白雪笑道:“只要你来北京,我保证做到以礼相待,这下你满意了吧!”
樊文喃喃说道:“我宁可希望你非礼相待!”
白雪嗔道:“好,我现在就非礼相待。”说完,举起粉拳就向樊文胳膊上砸,樊文笑着转身跑开了。
两人说说笑笑继续向前走,一会儿向上爬,一会儿向下蹭,也不知是上山还是下山,遇到景点,两人就停下来,樊文欣赏风景,白雪则忙于拍照。又过了几十分钟,两人来到一块高地,白雪拿手做扇子,轻轻扇着脸颊,樊文指着北侧的一处密林,树木从中隐隐约约露出颇具古典特色的一排屋檐,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白雪顺着樊文的手指望去,答道:“见心斋,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为香山著名的园中之园!”
樊文笑道:“见心斋,好名字!我们过去看看吧。”
白雪说道:“那里有间茶室,茶还算不错,我们喝点茶,休息一会!”
樊文点点头。
两人绕了几个弯,走入见心斋,只见院内四周绿树掩映,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中央有半圆形的水池,沿水池东、南、北三面建有半圆形回廊,连接着正面三间水榭;池水清澈透明,内有许多锦鲤游来游去,历历可数!
“果然是个好去处!”樊文连声赞叹道。
白雪领着樊文走进其中一间阁楼,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或许未到叶红的季节,或许时间已近黄昏,阁内除了白雪和樊文,几乎看不见其他的游客,静谧幽雅的氛围令白雪轻松了许多,她虽然仍戴着墨镜,但已取下帽子。两人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窗外优雅的风景,一边毫无边际地闲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