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
周末秦造衫又送菜来了,学校阁楼的藏书每次借送菜在减少,一来二去被周浩然发现,跑到值班室,颇有一些指责:“你们这是瓜果小菜,换着‘金镶玉’”
“没得办法,浩然,我七十六啦!你七十三,兴旺发达都在外面不会回来,周灿又不爱学习。”周浩然默然了,孙子周灿对古书一直不上心,周老夫子又在想更好的搬运法子。
暑假到了,秦家兄弟赶着马车从县城回来,大车大车的化肥,停在学校门口,趁着学校没人,楼上的藏书全装进化肥袋,吆喝着全载着去了秦家大屋。
周浩然悻悻的骂道:“老秦家不愧将门之后,成群结队括地三尺的事向来做得惯熟!”
秦哲浩站一傍哈哈大笑,把周浩然气的吹胡子瞪眼,瞧着秦哲浩得意的模样,也跟着嘿嘿一笑:“哲浩,明天带你出去玩,想当官的话,浩然爷爷帮你指一条光明大道。”
“那就傍您老的福!我就说浩然爷爷怎么可能表现的比芙子爷爷差呢!”又把周浩然再次气的吹胡子瞪眼。
龟壳般的汽车如龟一样慢慢的爬行,车内的秦哲浩放下手中的报纸,担忧的望了望坐在自己身傍的俩位爷爷,周芙子兄弟俩双手紧抓扶手,正在微微酣睡,放下心又一遍遍的翻看起手中的报纸。
“前面进入草原地带,哲浩你坐到我这来看看草原?”靠窗坐着的周浩然醒过来,招呼秦哲浩换位子。
“不了,我这一样能看到窗外景色的。”秦哲浩拧开水壶,缀了一小口,望了望车窗外,一股清新的绿色扑面而来。
不一样的绿色,家乡的绿色是老山林、田野、草地连成一片,而古蒙的草原,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碧翠的绿色,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只看到地平线外,蓝蓝的天空,一朵朵白云和绿色的草原缠绵在一起。
出了长途汽车站,周浩然儿子派来的人正侯着,吉普车驶进一个大院,停靠在一个独栋的二层小楼前,司机帮着卸下行李开车走了,一个六十左右的奶奶迎了出来。周浩然热情的介绍:“老婆子,这就是常跟你提过的二哥,看俺们孙子斌儿是不是更俊了。”
“奶奶”秦哲浩拿着行李进了客厅,来不及放下先甜甜的喊奶奶。
乐的周浩然的三夫人,一手抓起秦哲浩的手,拉到沙发上坐好,“呃!乖,真是越来越帅气,越来越英俊!”第一次见面的奶奶和孙子,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聊起来,周浩然只好自己去端了奶茶出来,招呼自己的二哥。
小楼里充满欢声笑语,周浩然儿子、媳妇、孙子一个接一个赶了回来,秦哲浩早得了周浩然的教导暗示,叔叔婶婶喊个不停,大人们心领神会热情的答应;周浩然三夫人平白的又添了一个孙子,高兴的拉着媳妇去了厨房,秦哲浩也被表妹周敏表弟周铸拉着去了楼上。
“二伯、爸你们还没去东山吧?这下大哥应该乐歪了,好俊的帅小伙儿。哈哈哈哈!”周旺武真是高兴,在自己的运作下,平白的生了一个户口,然后迁到了东山,让自己大哥周兴武多了一个儿子。
“旺武辛苦啦!二伯谢谢你!你大伯还有你姐地下有灵,也一定会感谢你的。”周芙子和自己侄儿热情的攀谈起来。
夜色降临,秦哲浩跟着爷爷一起,进了周旺武的书房,一双眼晴盯着书架上的书籍眨也不眨,周旺武看在眼里十分高兴,“周斌,舅舅这里的书籍任你挑,挑好了叔叔给你打包。”
“谢谢叔叔啦!怪不得浩然爷爷一年难得在老家呆几个月,原来是躲在叔叔这里。”秦哲浩开始打趣。
“什么是躲,这本就是我家。小子你也给我努力点,说起天分你应该是我几个孙子里最好的。”周浩然不失时机叮咛。
正在这时客厅的大门响起敲门声,周旺武出去开了门,进来一个头戴毡帽,外加一幅大墨镜配合着毡帽,隐藏了大半个脸面的怪人。秦哲浩站起来,隔着书房门好奇的望过去,周旺武陪着来人走向书房。
“姐夫您回来了啊!”来人摘下帽子和墨镜,看上去年龄比周旺武还小,却喊周浩然做姐夫。
“李大牛,不,应该喊你李大主任,这次你很不错,牢牢的把持住了锡城。”周浩然欠了欠身子,招呼着来人坐下。
“这位就是姐夫的二哥了吧,您老好!”李大主任这位锡城新任最高行政长官,面对自己的姐夫周浩然和姐夫的二哥,态度十分谦恭。
“好!李主任好。”周芙子欠了欠身子。
“舅爷爷您好!”秦哲浩见到房间的气氛有些拘谨,听到了来人和爷爷的交谈,知道了来人的身份,赶紧主动招呼。
“好!好!好!好帅的小伙,古蒙比东山不一样,这次来了就多玩几天,多陪陪你奶奶。你大奶奶身体健旺吧!有时间我得去东山看看老人家。”李大主任热乎乎和秦哲浩说话,借机活跃气氛。
“李主任这次你做得不错,虽说夺了旺武的位置,但不管怎样,锡城的权力还是成功的把持住了。你们舅爷外甥可得好好配合,不能再让其他人出来夺权了。”周浩然一本正经,根本就是上级吩咐下级。
“姐夫您放心好了,虽说旺武排名靠后,但实际权力并没动,组织大权还是旺武把持着。而且我把宣传部门抢了过来,以后我们俩个好好配合,只要把王麻子打压下去,锡城就还是姐夫您说了算,哈哈哈!”李主任很快就放松了,开始和周浩然探讨锡城的政治格局。
秦哲浩靠着爷爷周芙子坐在一傍,认真的听着周浩然父子和李主任谋划,听的秦哲浩啧舌不已,原来政治如此复杂,要把持一个城市,明里暗里都得要培养自己的势力。
暑假快结束,秦哲浩陪着爷爷转遍古蒙、东山、燕京等地,“二伯、哲浩你们回来了啊。”远远看见秦哲浩扶着爷爷租乘马车回来,周梦武十分欣喜,二伯快八十的老人,在外行走还真担心感冒什么的,至于父亲周浩然,不知怎么的从来就没担心过,一年能在家的日子也就三、五个月,可能是习惯了自己父亲的来无影去无踪。
“梦武,这次真是辛苦你啦!帮我守了学校俩个月……。你爸贪玩,又去南边了。”周芙子接过周梦武递过来的鈅匙,笑容满面感谢自己的侄子,“哲浩拿礼物给你婶婶啊!”
“谢谢!哲浩真乖。二伯我爸他是不是在东山还有个家?”周梦武夫妻早就起疑了,周浩然中间有近三十年没回周家屯,回来后一年也呆不了几个月。周梦武不敢问,周梦武老婆这次见到二伯一起和周浩然出去的,自然不想放过机会。
接过侄媳妇端来的茶,周芙子乐呵呵笑道:“这个嘛!跟你们猜的差不多。不过,当年你们父亲能逃出命来,也是万幸!你们夫妻就不要苛求他了。”
“哈哈!我早就猜到是这样的,当年我妈临去之时就问过我爸,外面的孩子多大了?我爸避着我们,偷偷的和妈咬耳朵呢!”周梦武看见没有外人,也跟着周芙子笑了。
“其实爸不说也是应该的,周家没落了。哲浩你可得帮你叔爷爷保守秘密哦!”周梦武老婆反过来交代秦哲浩。
“舅妈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周家屯人基本个个都猜到了,大家不会说,我也不会说的。”
爷孙俩在周梦武家吃了午饭,赶车回了秦家大屋,乡亲们一窝蜂迎了出来,大部分人担心秦哲浩出去工作后,秦家人再想回燕京就更难,不过嘴上大多是鼓励,看到老夫子一身疲惫的样子,大家不好多说,一个个溜回家午睡去了。
“哲浩你可要想好了,明年高中毕业大学又不直招,是去古蒙追随你舅舅,还是留下来等局势变化带乡亲们一起回燕京?”周芙子看到秦家人复杂的眼神,很难给出合理建议。
秦家大屋的某处小天心里,秦牛马扬朱骆众兄弟聚在一起,牛自立顿了顿开口道:“周家好像要带哲浩出去?”
“不是好像!是肯定。”朱自福在一傍答道。
“先让孩子出去探探路也好,老窝在这旮旯也不是一个事,何年何月才能回燕京?”
“现在要回燕京有点难,户口固定这座大山绕不过去。”秦家人一个个陷入沉默。
秦哲浩很快考虑清楚,出去混关键得有势力,说起来自家底子还在只是朝中无人,留在秦家垄等待时机可能更好,等今后时局变化,带着自家兄弟一起出可能更好,“爷爷‘水有源、木有根、人有本’做人不能太自私!”
秦哲浩决定留在秦家垄等待时机,如春风一般沐浴秦家大屋,老秦家人高兴了,有了秦家老太爷的后人领头,今后的机会就多一些,纷纷敦促秦造衫夫妻赶紧给娶一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