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
“小锦,你看前面好热闹啊,我们也去看看吧!”大病初愈后的梅若晞变得格外的活泼开朗。这当然是多亏了我这个大神啦,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糖衣有感染人的魔力。糖衣是个开朗的人啊,所以见过糖衣的人都会变得很快乐。
“小姐,你今天心情好好哦!”
小锦从未见过这么兴奋的梅若晞,她是不是应该感谢这场病啊?
“是吗?我也不知道,今天醒来就感觉特别的开心!”
“只要小姐开心就好。”
小锦并没有想太多,以为她只是在王府待太久了,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所以才这么开心。不过就算她想再多也绝对不会想到是我的杰作。
“走吧,我们去前面看看!”梅若晞拉起她的手径直往人多的地方跑去。小锦就这么被她一路拖着,这样的小姐她还真是大开眼界。
“小姐,你慢点,你身体才刚刚好。如果再生病王爷就不会再让你出来了!”
“好嘛,我们慢慢走,这总行了吧?”梅若晞听到她的话,于是慢下步子,如果真如小锦所言自己不是又要被困在王府里了。她才不要呢!
见小姐乖乖听她的话,小锦这才松了口气。
“哇,原来是才艺大赛啊,小锦我们也参加好不好?”她们已经挤进了人群,小锦奇怪以前她可是最讨厌人多的地方,今天怎么就偏往人多的地方钻。小姐该不会发烧烧坏脑子了吧?
“小姐?!”小锦担忧地看着她。这样的她让她一时接受不了。
梅若晞见她心事重重地盯着她,有些不自在,晃了晃她,问道:“怎么啦?”
“你……”小锦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我怎么啦?我没事啊。好了,既然出来玩,就要尽兴嘛,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扫兴啦?”
梅若晞佯装生气,小锦无奈被打败了。她妥协:“好好好,全听你的!”
这时,一个大约四十左右的男人一身深蓝色的长袍,看起来是个大富大贵人家的老爷站在台中央,大声宣布道:“各位乡亲父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才艺大赛,比赛规矩照旧,只不过今年老夫还要再加一个筹码!”
“凌老,是什么筹码啊?您倒是快说啊……”
“就是,不要再卖关子……”一些人已经被他吊足了胃口,等不及要知道今年的筹码是什么。
“好好好,大家静一静,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凌某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如今小女年已及笄,所以……老夫特加一条,如果能在本次大赛中获胜者便可迎娶我家小女楚楚。”凌老加大分贝,一口气将要说的话全部宣布完毕。
“好——”
“好——”
“好——”
台下一阵欢呼,看来这个楚楚小姐应该很漂亮吧,梅若晞突然好想看看这个小姐究竟长什么样子。
小锦看到她好奇地表情,扯过她的衣袖,轻声在她耳边提醒道:“小姐,你也听到了,这个才艺大赛是为了选夫,我们姑娘家不能参加。”
“那好吧,那我们看看总行吧?”哎,本来一个好好的才艺大赛怎么就成了比赛招亲了呢?
“嗯……”小锦还是有些担心地看着她。第一次梅若晞让小锦感到忧虑。还是以前那个文静的小姐好啊,小锦好怀念那个出落大方,沉着冷静的小姐。不过她也希望小姐能像今天一样开心快乐,现在的她内心好矛盾啊。
“在下,为大家吹奏一曲《幽兰曲》!”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站在了舞台中央。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他的箫声不禁让梅若晞想到了这样的诗句,幽兰的曲子,仿佛是从遥远的江南吹来的风,清新,幽伤……
一曲完后,仍让人意犹未尽。接着又有一个相貌平平的男子当众画了一幅水墨画,笔触有力,只是少了一份唯美。这样的山林应该是让人感觉很有生气,而他只注意了形,没有画出它的神韵。之后又有许多文人墨客上台大秀本领。
“哎……都是些附庸风雅的人!”
一个不屑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所有人都向声源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装扮不是很华丽,但又透着贵气的小姐映入眼帘。她长得好美,大家原本生气的表情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
刚才那个吹箫的公子微笑着走向她,鞠了一躬,礼貌性地问道:“敢问姑娘何许人?”相比凌小姐,这个小姐更是令人惊艳。
“大胆,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家小姐的名字?”她身后的婢女站了出来,趾高气昂地骂道。
那位公子并没有因为婢女的无礼而生气,反而微笑着很大量地说:“在下,只是听小姐的口气,想必小姐才识高深,所以特地想请小姐一展才华。让我们见识见识。”
“你……”婢女还想说,却被她阻止了。
“好吧!”话音未落,一抹浅紫色的身影飘过,带着一阵淡淡的清香。当大家再次回过神来时,她早已站在了台上。
“这位姑娘不仅人长得美,没想到功夫也这么了得。”
“就是不知道这才艺如何。”
“估计是真人不露相。”
“不知谁有这个福分娶到她!”
台下的骚动声又一次响起,台上的女子俨然一位从天而降的琵琶仙女。她轻轻拨动琴弦,底下的议论声也顿时安静下来。一曲《霓裳羽衣》震惊四座,优美的乐调,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把人带进一幅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在翩翩起舞的幻境里。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难怪当年白居易称赞此曲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只可惜它后来失传了。
“小姐,果然琴艺过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吹箫的公子赞赏道,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