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短信业务 APP权益
大变局(2)
平原郡国虽然只有9个县城,地域不算广,但是胜在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食出产丰富。 在黄巾乱起之前,有近20万户,人口超过百万人,是著名的产粮大郡,即便是几番战乱到现在也有近10多万户,60多万人,以十税一的轻税赋征收方式每年也可收税赋粮食百五十万石以上,如果是丰收年民间粮食充足,从民间再购入百万石也不是难事,可谓是一个粮仓,在粮食生产上不是北海可以相比的。 从地域上看平原地跨青冀俩州,境内有著名的高唐港,是跨越黄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战略位置十分显赫。在历史隶属上也几经变更,如今归于冀州治下,占据这里是将来我军图谋冀州的重要跳板,仅仅是从军事上考虑也是绝对不能丢战略要地。 荀彧眼光深远,在京城的时候四方奔走竟然为我军谋得如此战略要地,如今平原军政大权都操在我北海手中,对于我军以后的发展重要性不亚于青州的北海和兖州的东郡,我何其幸运,能得到荀彧这等绝世贤才为我奔走,不费一兵一卒就谋得如此战略要郡。 只是平原与我军主力所在的北海间隔淄、济南俩郡,中间远隔数百里,一旦有事,中间很难马上救援,要保住平原还要费我一番心机,我心知讨董不久后袁绍将逼取冀州的举动,知道唯有重兵才能遏止袁绍对平原的野心,即便这样,到时候袁绍有了领冀州的大义,平原孤悬于外,要防止袁绍的攻击何其艰难。 如果整个青州握在我手中就好了,我心中长叹一声,董卓这个老狐狸,空给我一个右将军的名头,要将青州的那一帮刺史郡守降服,彻底控制青州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想想原来时空中的袁术和刘备,虽然也有如同我这般的名头,可是为谋取一方立足根基,可谓煞费苦心,百般周折。右将军,如果没有荀彧郭嘉诸人筹谋,太史慈徐盛等猛将相助,将来青兖俩州的郡守、刺史们谁会看我脸色。我自己在心中慢慢盘算到,保住平原郡这个粮仓或许我军的粮食问题暂时就不用担心了,毕竟从徐州购粮是将自己的要害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因此即便就是从粮食这一点看平原也绝不允许有失。 “明公,为今之计,我军兵力有限,明公可同猛将领一军会盟,而其余大部分趁此机会先整顿青州军务,待明公班师回来,一举先破管亥部,然后举军南下,再破臧霸、孙观等。”二荀和郭嘉终于计议已定,荀彧说道。 “如今天下动荡,大局未明,我等还是先立足青州,收黄巾,屯田积粮,苦练精兵以固其本,一旦时机成熟再图兖州。平原郡那里,公达名正言顺,只是必须强兵猛将才能控制住局势,不如遣1员猛将领2营城防军前往,一方面压制当地豪强,一方面整顿郡务军务,招兵买马,招贤纳士,扩充实力以保住平原。”荀彧建议道。 在三名大贤在为我将来筹谋的时候,我的思绪却在天马行空,从内心来说我很想趁袁曹初起,成军不久之际有所行动。如果可以在他们讨董之际突然发难,或许可以一口吞下青、兖、冀三州,那样对我军下一步发展就太有利了。 不过我只能是想想而已,先不说以我目前捉襟见肘的人才和兵力,实在无力展开如此规模的大攻略,单独是在政治上看我可能很快就会被视同董卓一流,成为天下公敌了。何况冀兖俩州也是人才济济城池众多,多数名城又兵精粮足,如鞠义、高览、颜良、文丑等都不是等闲之辈;实在不是我说取就能够取得到的。 说道人才,我派出搜寻冀兖间名将使者还没有回音,想来是还没有找到我给出名单中名将的缘故;远赴常山搜寻赵云赵子龙的也是没有消息,或许我已经晚了一步,赵云如历史一般已经投入公孙瓒军中;能够找到的几名居住在冀州的大名士如沮授、田丰等人却已经分别投入了他人军中,拒绝了我的邀请。 而兖州名士程昱程仲德失去了踪迹,不知道游历到了何处。那泰山于禁于文则虽然已经找到没有拒绝我军的邀请,但是却没有立即回复使者究竟是来还是不来,看来仍然在观望;对于人才最为集中的颖川我托荀彧以私人名义对其熟悉的朋友发出了邀请,但是这些人才通常都是游走江湖寻访四方明主,一时间那里联系得上。 看来这些名传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不是我打发俩个使者就肯轻易来应聘的,我虽然在派出使者的时候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有些失落。看来即便有了俩次大胜,从争霸天下的名望来看,我仍然不是蛰伏的名士心目中理想的选择,毕竟之前我在道德文章方面的声名远远超过文韬武略的表现,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孔融已经不是原来时空中的那个孔融,从一个旁观者角度看好我北海的人实在有限。 看来对于那些历史留名的知名人物,没有我亲自出马动之以情,击中其内心最为脆弱的那处还真是不行啊,可是我哪里有时间满世界却招贤纳士,现在我都恨不得要分身几人才能做完好多事情。或者我需要更好的方法了。 设立的招贤馆开设俩月以来也成绩平平,除了招来孙乾一人是我暗中吩咐馆中主事人注意的名士榜中人物外,再无突出的人才前来投奔,虽然每日中来投的人有数十,不过大都是北海本地的一些士人,由招贤馆主事初试通过后大都派发到各县城中出任各种从属官吏,真正的可以托付州郡的贤才一个都没有。 可能是在知名度方面不行吧,我的思绪不禁信马由缰,“知名度”,对于我脑海中闪现的这个现代词汇,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广而告之!”,这一闪念导致历史上第一个广告策划案就诞生了,不过后世的人在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却不同意用广告这样烂俗的名字来命名,而是孔门第二个圣人一个影响天下大势的一个奇谋。 同时诞生的还有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当然是在几天之后。由于我心中没有半点把握,这件事情没有同荀彧等人商量,而是将故事讲给孔衡记录下来,然后秘密的组织一批读书人在通商大邑的酒肆茶楼中将北海军大胜张白骑的事迹以故事方式讲解。 以我后世近乎白话讲故事方式来讲述的故事,兼被我这个编造得悬念百出,偏偏题材又是刚刚才发生不久的事迹,这种从来未有过的鲜活故事一下子就打动了那些挣扎在困苦艰难生活中的人们,校场比武,火烧鸡笼山,子义赴难,独闯大营,计破张白骑等故事旬月之间竟然在青州引起轰动,余波更是远达周边各州,部分原本被孔衡暗中雇佣资助的读书人见反响如此之好,在部分酒肆茶楼还能收到额外的赏钱,顺势开始兼职讲解故事的生涯,不断将我编写的故事进行深化演绎,甚至有些夸张到有些神话色彩,而重点突出的便是我缺乏的文韬武略方面的名声和礼贤下士,不问出身,重用人才的特点。 更有甚者有些说书人开始以赵庆南下故事为蓝本,自行仿照编写“赵庆平南”了,看来即便是古人一旦有人开头后也具有无穷的创造力,我这个始作俑者对于这波说书潮的火热和影响力也是有些所料不及。在我离开青州会盟的那段时间,这些不胫而走的传说将我塑造成为了青州士民心目中的大救星。在这些演义传说广布四方后,我的招贤馆不再是一个门庭冷落的摆设。 一时间我竟然有些失神,连荀彧前面所说的都没有听清楚,荀彧和郭嘉以为我在思考重要问题,我多次对未来大势的准确判断令他们对我生出了很强的信心,此时停下来都望着我。 我见大家如此深情的注视,走失的心神突然惊醒,尴尬地一笑,我心中是有了一个重大的图谋,不过似乎很难开口,便询问他们当前我军应对之策是什么,我已经将大势给这些绝代智者指出,怎么样才能利用局势作出最有利我军以后的发展的决定,他们才是行家里手。 于是荀彧再次给我讲了一遍,我满口答应,既然讨董战争的从走势上看大家都认同不太妙,那么我军自然不用再倾全力,但是仍然要有足够的实力伺机行事和保我安全,平原乃是要地,非强将应对不可,究竟是太史慈还是徐盛大家还颇费思量,本来按照荀彧的观点,太史慈这猛将最好跟我一起去讨董,可是如今我青州北海和平原事关重大,讨董战争旷日持久,中间变故谁能预料,青州其他各郡的骄兵悍将如无猛将领军,怎么能够整顿得了。 我知袁绍即便要占领冀州,也是在讨董之后的事情了,那么平原相对来说紧迫性要低些,主要是招兵买马,整合军队,这些事情有徐盛压阵和荀攸统筹应该够了,而青州各郡军务的处理要更艰难更急迫些,毕竟青州黄巾如今还人数众多,除了北海外各郡守军战力可以用孱弱来形容,整顿和防守压力比平原大得多,太史慈应该更合适些。 我决心一下,这事情就定了下来:由荀攸和徐盛领2营城防军去平原上任,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稳定平原政局和扩充平原军力。 调邴原和同高齐领2营城防军去整顿东莱郡军务,准备按照我军城防军队选拔标准在东莱郡招兵买马,将东莱郡城防军扩充到8个营2万人的规模备战。 荀彧则以右将军府司马身份领太史慈对青州的济南、齐国、乐安三郡国军务进行整顿扩编,命太史慈兼任青州都尉,按照北海选拔标准分别在原守军基础上优胜劣汰和召集流民等方式组建新的4到8营不等的城防军,而将原来留守在临淄的宗保领兵回到北海,与王修、孙劭等继续按照我军的现在的训练标准勤练北海城防军,同时注意广招贤才,谨守北海,加上周边有太史慈整顿三郡的军力支持策应,守住北海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一时间我手中诸人都被逼身兼数职,我手中将领缺乏到何等窘迫可见一斑,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有哪些穿越者一样登高一呼,四方云集响应的王霸之气。 可是我没有,所以我只有带着武安国和虎步营4部,龙骧营4部,朱雀营2部,虎豹骑1部共5500名精锐及1营城防军合计8000人响应讨董,去赴这场历史上的宿命之旅,只是这次多了一个绝代名士郭嘉为我筹谋,同时混迹于山东讨董联盟的数十万大军中,想来自保应该没有问题吧,而武安国是否能够逃过那场自己历史中的宿命呢? 面对我重生后遇到的最为重大的一个变局,我虽然熟知原来时空中那段历史的发展。但是,这一次,蝴蝶扇动的涟漪已经开始不断扩大,至少在青州的我已经扭转了原来时空中对黄巾的绝对劣势,逐渐有了与青州黄巾对抗的本钱。 因为在原来时空中声势浩大的讨董联盟中终于有了青州的声音-我,右将军孔融带领北海军加入了讨董联盟!虽然刚刚我才接受了董卓授予的右将军兼都督青兖诸军事。那么将来还是如原来时空中那样发展吗?我心中隐隐有了些对未来的不可捉摸而感到不安。就这样怀着满腹心事踏上了讨董征程。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