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我在初一的时候开始编的,灵感来源于“女扮男装”这四个字。
不过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顺着感觉写下来,其中人名都是临时想的,所以俗气又粗糙。故事里出现过两个叫“夏之筠”和“郇星”的配角,对此我朋友是颇有微词,觉得怎么合一起就是“夏之星”了。不过对天发誓,我想出这两个名字的时候还没看过《放羊的星星》呢,鬼知道怎么会这么巧。但那个时侯本人正疯狂地迷恋着《王子变青蛙》和明道,故事里一些地方会不由自主地写进那种氛围。
初三的暑假的时候,整个新疆断网。没了网络我都觉得自己好像死过一回。只好转而将兴趣投进电视中。看韩版《花样男子》,看日版《花样男子》,看漫画《花样男子》,最后恨不能去影碟店买下土里土气的台湾版。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一旦对什么感兴趣了,就会把它全盘接收,整套整系列地去研究。这样也就渐渐惊奇起来,怎么神话还是英德,都跟我理想中的苏贝学院一样超级白金。小学到大学,甚至还有幼稚园,十六年制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十七八岁的花样少年少女在那地狱般的天堂里消磨和攀比着他们奢华的夸张的市侩的动感的嚣张的波澜壮阔的青春,动辄就出现学生群体孤立事件,学生还能和老师平起平坐,甚至更高一头。谁谁谁为了谁谁谁而和谁谁谁争吵、作对、背叛。不管这最后一个谁谁谁是父母,好友,还是恋人。
实际而又不切实际的童话。我喜欢写。但越写到后面我越没心思了,常常会忘记角色口中说的“上次”、“当初”、“那天”的事是什么事,然后瞪着文档傻眼,必须滑动鼠标回到老以前的文字里看看,再返过头继续编。后来在腾讯读书网里发表时,我一直纠结而又欲哭无泪。我编不完了。但又很想编完。结果越想编完越编不完。最后还是编完了此故事,我很高兴。
呃,有点语无伦次了我。
总之,我是相当地高兴。
但是最后我要认真地做自我检讨。
编故事编故事,编的越来越不合理是不对的。编的有漏洞出现更是不对的。我一朋友看完后说,这尹川野既然怕自己的血,那她大姨妈来的时候怎么办,难道月月都要晕倒上几次?囧。据说当时被雷到的某超人已经石化倒地了……
我觉得对不起编故事的自己。
其次,我偷懒。
我拖沓情节,很多章节一看就知道是在凑字数。我想情节呀想情节,发动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废脑细胞,一度觉得自己老了好多。所以最后就干脆想到哪儿算哪儿,和前面衔接不上我再在后面圆。本来编故事这种技术活,就是在不停地编织美丽谎言而已。
最后,我经验不够。
有些人物的个性不够鲜明,语言特色也没体现出来。基本上,这些家伙们都是台湾人士,说话有点嗲……不过这种方式最好写,我以后要是再写文的话也会持续这种说话方式的。为啥,好编啊,看台湾言情剧太多,再加上很多韩剧翻译过来也是有台湾普通话的味道,所以我很擅长。
好了,废话说多了。我检讨,我捶胸顿足,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我家的小乌龟。
最后希望看过我编的故事的小朋友们别太较真。从初二编到高二呢,不容易啊我。
我随便一编。大家随便一看。看完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