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起,惊鬼城 35
昆仑山脉,群峰绵延、纵横千里、交迭起伏。想那鬼谷只是传说中出现在昆仑,一时间想要寻找,何异于大海寻针?一轮红日升在天之东尽,峡谷峰峦间腾起茫茫雾霭,千百里春花野草、姹紫嫣红。
古天龙同玉琳齐肩驰驭,望昆仑深处而来,一夜工夫寻遍万千幽谷绝堑,别说传说中的鬼谷不见踪迹,就连人影也未见半个。只见到群峰根连地角、顶插天心、崎岖之险、难道其恶,更有千里雾障盘旋不散,难辨东西南北。
夕阳再一次沉没在昆仑群峰之后,夜色又一次笼罩大地,深邃的穹宇繁星点缀,一弯冷月当空残照,古天龙同玉琳奔走一天依然毫无结果,两人几乎寻遍了昆仑的每一处峰涧溪谷,而传说中的鬼谷,真如鬼魂般不见踪影。
夜色来临,峰野中只闻虫声枭唳,直叫人胆生寒气、毛骨悚然。玉琳娇躯簌簌而抖,不知她是害怕还是寒冷,只将身体不停往古天龙胸前偎依,悄声道:“龙弟,这昆仑的静夜好让人害怕呀!”古天龙望向夜空下重叠的群峰,微笑道:“这有何可怕?总好过那尸横遍野的武林吧!”玉琳道:“可这鬼谷之名,实让人心中发怵,莫如今夜寻一个地方暂住一夜,明天再追查鬼谷所在,也免去乘夜奔波而徒劳无功!”
古天龙点头道:“也好,只是这荒山野岭,春寒又重,我们需寻一个可避霜露的地方,再找些可食之物,以免负饥而眠!”玉琳颌首应好,放眼四望,径见不远处一方崖石突兀,形似伞盖一般,足可遮蔽丈余方圆之地,实是一天然石亭。玉琳已扬玉指指向那里道:“龙弟,你看那边!”古天龙循玉琳所指望去,已笑道:“太好了,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天然居所,也媲及繁华世界的客栈了!”
说完携玉琳快步上前,到得近前,更加喜之不禁道:“好、好,虽是有些简陋,却足以遮蔽风雨寒露,值此万物复苏之时,山野间多湿重寒,我去寻些干柴回来,烧些炭火驱避寒气!”玉琳道:“我们一起去吧!”古天龙道:“也好,我们一起去,也免得你独自在此担惊受怕!”说完两人即挽手走入丛林中去。
昆仑山脉,草木丛杂,多有未朽的陈年枯柴,两人去不多时,即已拾回许多来,堆放在崖石下,却又作起难来,因为并无引火之物,要怎样引燃这些干柴?玉琳略感失望道:“怎么办?我们既无引火之物,又未及化物为欲的境界,如何才能点燃这柴草?”
古天龙也不禁沉吟,转眼又兴奋不禁道:“有办法,我也险些忘了钻木取火之法!”玉琳却是不解,疑惑道:“钻木取火?”却见古天龙择出一段儿臂粗细的干柴,用剑削尖后,再取些木屑堆放在另一段粗大的树干上,将削尖的干柴插入树干,合拢双掌全力搓动。
只糊涂了一旁的玉琳,她睁大双眸,望着古天龙如何的钻木取火。少时间,柴禾中已升起一缕青烟,再过须臾便看见冒出了火星,古天龙住势屏息轻吹,立即窜出火焰来,又将柴禾聚集,早已是烈焰熊熊。玉琳见此情景,惊喜地抚玉掌笑道:“龙弟,你真是太聪明啦,这样也能引燃柴禾!”
古天龙笑道:“惭愧!我无非袭用古人之法。奔走一天,想必琳姐姐早已饥饿难耐了吧?”玉琳点头道:“虽是饿了,可这荒山野岭中,哪里有可以饱腹之物,只得忍耐些罢了!”古天龙道:“天无绝人之路,纵然是万里黄沙的荒漠,也不会饿得了人。更何况是这昆仑山中多有飞禽走兽?待我去打几只夜行的兽物回来,权作果腹之需吧!”
玉琳精神大振道:“我们一起去!”古天龙笑道:“我此去追捕猎物,不定要去多远,夜色中容易迷路,你还是在此等我回来,并要加大柴火为我在夜色中指引方向才好!”说完已自提剑而去。玉琳望着古天龙远去,只得听话地留在当场,将拾回的干草铺成床席,独坐在冓火旁,凝视那飞腾跳跃的火焰,一边加着干柴,静候古天龙回来。
古天龙提剑而去,渐渐地,身后那冓火在视线中只剩下一点亮光。也不知走了多远,古天龙铭记来时方向,一边省察旷野中一切异动。
残月下,万物萧寂,突然一阵低沉的呼吸声传入耳中,夹杂着踏碎枯木的脚步声,随即一声慑魂裂魄的吼啸,随之狂风大作。自古云生乃从龙、风生必有虎,古天龙深居山岭十余载,善辨鸟兽形迹,闻声之下,已知道这必是一只昼伏夜起的大虫。猛虎性喜昼伏夜出,这般天色,正是它外出觅食之际。
那阵狂风过后,前面丛林如刀劈剑斩纷纷尽折,一只大如牛牯的斑斓猛虎冲开林丛,闪电般扑向古天龙。大虫来时逾疾风、谁人几见此等雄?胆敢沾些皮毛气、九死一生命折伤。这猛虎捕食,先用吼声震慑猎物,兔狐鹿獾闻这啸声,大都被骇破肝胆而亡,加上闪电一扑,纵然专事捕虎的猎人也要退避三舍。
不过这条大虫今天的运气却是倒背,出门便遇见了古天龙。古天龙见它猛扑而来,身形已如闪电般跃上一株数丈高的大树树冠,那大虫扑来时,哪里还见古天龙踪迹?
古天龙在树冠上俯目下望,只见这只牛牯般大小的昆仑猛虎,一身金色斑纹刺眼,额上王字条纹招摇,双睛亮如荧灯,双爪嵌入地面,口中低吼不止。它见猎物消失,已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在那里怒吼不停。古天龙却也骇然,似这样一只猛虎,若为普通人遇上,哪里还有性命?念罢已纵身从树冠上飞泻而下。
大虫正自焦躁,眼前猛地一闪,方才消失的猎物又次复现眼前,顿时间兽怒大发,再次向古天龙飞扑而来,其速甚快,挟带破风之声。古天龙轻啸一声,探爪如闪电般抓住猛虎天灵,然后全力往地上按下。那如山崩般扑来的猛虎,竟被古天龙硬生生地压入沙石中,纵有万钧之力却也动弹不得。古天龙复起一掌,只可怜这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却如何吃得消古天龙一掌,早被拍碎头颅而亡。
正道是:昔日曾有武二郎、井阳岗上施威扬、全凭酒壮英雄胆、方除人间一害虫;今朝再看古天龙、昆仑山上觅食忙、慢探轻舒侠客掌、可怜猛虎入饥肠。古天龙击毙猛虎,见其已无声息,于是将之提在手中,往来路返回。玉琳蜷卧在冓火旁,芳心正自焦急,忽闻衣袂声响,忙抬头来看,早见古天龙到得眼前,手中提一只肥壮的死虎,更是惊异不止。
古天龙将死虎掷在地上道:“今晚没能找到山鸡野兔,只得这头猛虎,权且烤些来吃!”玉琳道:“好却是好,只是多了些罢!”古天龙道:“似这般大的猛虎确实少见,听说虎肝虎胆可壮人筋骨,我们尽可取而食之,剩下这张虎皮,可带回中原寻一匠人为琳姐姐做一件皮氅,岂不是妙?”
玉琳闻言喜不自胜,抚掌道:“还是龙弟想得周全!”已拥住古天龙在其脸颊上一吻。古天龙嬉笑着,提剑去剖那死虎,尽取肝胆用木棍串起支在炭火上熏烤,又剥下虎皮卷成包袱。
两人倚靠在草垫上,静待食物烤熟。不消半个时辰,虎肝已烤到焦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两人早已饥饿难耐,便取而分食之,待俱饱足时犹剩下许多,于是将之远弃。古天龙靠在草垫上,心中却又想起事来。玉琳则斜倚在古天龙胸膛,渐渐地凤目微阖,就要睡去。
正在这时,远处山峦间一束蓝光闪过,一道似幽灵般物体径向着这方飘来,那蓝光游荡迷离,遥遥难见其真容。古天龙见那蓝光飘来,心中不禁突兀,立即提起十二分精神来。
片刻间,那蓝光已至十丈之内,隐隐风拂衣袂、足踏沙石声响,两人忙从草垫上弹起身来。细看之后方才心中一宽。原来那所来之物却是一位手提荧灯的老道,老道身着灰色道袍,发挽道髻,一部银须飘于胸前,未及古天龙相问,老道已打一稽首道:“我家主人有请两位有缘人!”
古天龙忙还礼道:“请问道长,令主人之仙名圣号,可识得我二人吗?”
老道微笑道:“我家主人姓李名残,号曰‘昆仑比丘’,诚邀两位至洞府叙话!”
古天龙闻言已是惊骇,记得昔日在华山曾听恩师说及一位世间第一高僧,乃是五代前朝的出家人,其人道德深远,更有一身佛家罡气修练至化铁封冰的境界,因成大道而归隐在昆仑山中,人皆尊之“昆仑比丘”。孰料自己竟得如此缘分,获其遣使者来邀请,安有不去拜望之理?已深深还礼道:“久闻昆仑神僧佛名威动四海,晚辈倾慕时久,又得神僧差道长前来邀约,晚辈感激万分,劳烦道长引路!”
老道点头道:“两位随我来!”但见他双足未动,身形竟飘离地面五寸之遥,如御风流云般而去。古天龙同玉琳见状,各自心中惊叹,似这老道如此的修为,纵然号令天下、雄霸武林亦绰绰有余,然而他却甘心为人所驱使,实在不可思仪。忙携手紧随在老道身后,往峰峦深处而去。
几经峰回路转,犹未到达洞府,古天龙不禁惊异道:“晚辈冒昧,敢问道长此去尚有多远?”老道微笑道:“再有十里之程即至!”古天龙骇极道:“莫非神僧有洞悉天地的能力?相距如此之遥,怎会知晓晚辈等身在昆仑山中?”老道微笑道:“待时少侠定会明白。”古天龙也不好再问,只得同玉琳紧紧相随。
不多时到得一座秀峰,但看此峰好生幽雅,只见绿树红花、满山的翠柏苍松,实是一方仙家所在。穿过一片荆林,早见一处洞府出现眼前,洞口竖立两座石坊,各有楹句道:“参禅养性休言红尘事;皈真悟道莫言俗世嗔”。尽显一派佛家神彩。
老道领着两人走入洞穴,去约十余丈已无路可行,唯见四面石壁如水洗刀削般光滑.老道径自探掌去轻推石壁,听得一声裂响,石壁已应声分开,顿时一片银华外泄,眼前已是一间宽敞无比的巨大石室。两人见石室大开,眼前顿现一派神奇景象,已是齐齐惊得目瞪口呆......